主页 > 留学学校 > 留学学校  > 

芷溪出国留学学校_芷溪出国留学学校有哪些

芷溪出国留学学校_芷溪出国留学学校有哪些

芷溪出国留学学校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芷溪出国留学学校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文章目录列表:

1.芷溪的历代先贤

芷溪出国留学学校_芷溪出国留学学校有哪些(图1)

芷溪的历代先贤

黄位斗(约1804~1870),男,福建省连城县芷溪人。少小时,其父督教甚严。有一天,黄位斗跟其大哥在家塾院内桂花树下玩耍,位斗爬树不上,而他大哥已敏捷地爬到树梢。父见后,即以竹鞭抽打位斗,而其大哥倒只受到父亲轻微责罚。位斗母见此,感到丈夫不公正,甚是疑惑不解,位斗的父亲解释说:“伯虽长,他日继述吾事必季也!”所以要严加管教,方能使其品德、学习逐步纳入正轨。不久后,位斗兄弟二人皆考中秀才入县学学习。这时,位斗的父亲教他学习经书,要求甚严,不仅必须按照古意熟透经文,而且还要写出自己对经文内含主旨的理解并加以阐发其哲理。如有不合要求,则立即严加斥责,所以位斗对经学钻研非常认真,颇有独特见地。清道光九年(1829)中进士,被派往四川任知县。在任期间,常以父亲的训诲、教导,鼓励当地士人。四川人民深感其德行,而不舍他离去。如温江、新宁等县,在他离任调动时,士民写了很多诗歌为他饯行,以示怀恋。

致仕归田后,遇事能明大义,性格柔中有刚,处理问题果敢善断。当太平天国起义时,长汀、连城一带,有一些人,借保护行人商旅安全为名,在长汀辖境内的南岭抽过境税,若是不给,则唆使党徒抢劫而去。汀州知府闻悉后,发文地方予以埋伏捕捉,结果捕获十八人,经审讯供认属实后,即处决埋于作案地界路旁,以警告其他不义之徒。这种做法,有人议论认为未免过于苛残,但位斗则认为,对于这些拦路打劫过往行人客商财物的不义之徒,应予以从严处理。他说:“除暴所以安良,姑息适以养祸”。

同治九年(1870),位斗病逝于家,时年约66岁。

黄颖成(1877-1955),字佩囊,号栗园,连城县芷溪人,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自幼聪慧过人,13岁中秀才入县学深造,时人誉为神童。他精通六艺,尤擅长史学,议论精辟,文章流畅。颖成深受孙中山革命理论的影响,宣统三年(1911)赴省应试时,革命思想不觉形诸笔端,结果试卷被淘汰,后房师知府张某查阅落选试卷中,发现颖成所写文章,盛加赞赏,而荐于学使,收为秘书。

辛亥革命后归里,先后任文亨培英小学校长、连城县立中学教导主任、代校长等职。县中停办后,应友人邀请赴广东南雄任萃英小学校长。回乡后,任芷溪小学校长和明耻中学、县立初中、省立连城师范、清流简易师范等校教师。

颖成品学兼优,言传身教,对学生健康、校舍安全尤为注意。教学与生活乃至学生一言一行,无不严格要求。他秉性慈和,善于诱导,虽少疾言厉色,然师生莫不敬畏。他自编教材,多联系实际,继承“格物致知”,尤重“即知即行”,要求“知行合一”、付诸实践。授课广征博引,深入浅出,见解精辟,语言简洁形象,表达准确。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心,提高学习兴趣。

民国25年(1936),连城续编县志,颖成担任“山川志”主笔,夙夜以赴,评审严核,其认真负责,堪为后人表率。

1955年病卒于家,享年78岁。

黄肇河(1878~1948),字润轩,福建省连城县芷溪人,清光绪四年(1878)出生于当地名门望族之家。幼读诗书,勤奋好学,酷爱书法,光绪二十六年中举人。民国初年曾任众议院议员,因目睹北洋政府官场腐败而辞退回家,并焚毁证件以示决裂,从此居家以书法自娱。由于其知识渊博,尤其是文学素养根基颇深,而名重朋辈之间。民国24年经友人介绍,受聘为中山大学国学教师。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家乡庙前。他心怀爱国之忱,欲从教育救国入手,培养抵御外侮、振兴国家的人才,而出任芷溪小学校长和县立中学语文教师等职。

肇河中年时期,书法已闻名邻县。其书法临苏东坡体,丰润雄劲,秀逸挺拔,为闽西一代书法名家,各地求书者,络绎不绝。抗日战争时期,为支援抗日前线,肇河与李云霄等进行书法屏条展出义卖,将所得酬金全部捐献给国家补助抗日前线军人给养。抗战胜利后,闲居在家,经常往来于县城与丰图之间,与李云霄等地方名士诗酒唱酬而怡然自得。民国37年病逝于家,享年71岁。

杨怀祖(1881.2~1978.2),字孝荪,连城县芷溪人。幼年受业于同乡名士黄颖成,13岁中秀才,入县学为廪生,被称为神童。怀祖除精通古典文学外,还自学数理,著有《微积分》一书(未付印)。连城县立中学成立时,任国文教员,兼教数学、物理。同时还在县教育局兼任初等教育课课长。民国重修县志时,怀祖为黄颖成得力助手。他工楷书,字秀丽潇洒,人多称善。《连城县志》刊印时,石印蓝本大半为其手迹。民国32年(1943)5月1日,城关创办《连城实验简报》(1947年改为《连城民报》),怀祖被聘任为编辑。新中国成立时,怀祖已年近花甲,闲居在家。1978年病逝,享年87岁。

黄海(1896-1926年),乳名永煌,号晓沧,又名执中,福建省连城县芷溪人。民国3年(1914年),仅18岁的黄海与学友傅柏翠等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东京法政学院。在日本求学期间,先后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中华革命党、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从事救国救民的革命工作。取得政法学士学位回国后,即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革命军,任以陈肇英为师长的援闽浙军补充二团团长。北伐途中军费奇缺,战士屡遭断炊。黄海则以“军阀不灭,国将不国,何有余家?”函告家中兄弟将祖父祭田卖出得数千银元资助军饷。

民国11年,广东军阀陈炯明部叛变,派兵围攻总统府。孙中山在危急情况下,漏夜突围脱险。黄海虽然深信孙中山的领导,但国事如此,愤而弃职,回家隐居。民国15年2月,黄海在郁郁中英年早逝。

黄翼深(1897-1952),字鹏霄,又名黄金养,连城县芷溪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民国4年(1915)小学毕业后,考入连城县立中学读书。在中学期间,阅历渐深,对国家的贫穷落后深为忧虑,加上当时社会盛行“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言论影响,认为科学技术落后,是国家积弱的主要原因。所以民国7年中学毕业后,翌年便赴法国留学,在加伦大学攻读化学。在法国留学期间,与周恩来等人经常往来,切磋学业,探索未来。翼深侧重于科技、实业救国之路,潜心学习化学,准备日后为国效力。192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同年受聘于法国某公司为化学工程师,次年回国。回国后,先在漳州龙溪职业学校任教,后回连城县任私立明耻中学、连南中学等校校长。任职期间,他身为校长,主持全校校务已十分繁忙,但仍然亲自坚持教授化学课。他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基础理论和实践,并结合教学实践创办日用化工厂,生产肥皂、雪花膏等化工产品。使学生在经过理论学习后,进入生产过程的实际操作,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学生对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十分高兴,故学校的学习风气非常浓厚,大家为掌握知识、掌握生产技能而奋发学习。民国28年抗日战争中,由傅柏翠出资,在上杭县苎园村创办日用化工厂,翼深为之主持厂务兼总技工师,生产建设牌肥皂及雪花膏,产品销售闽、粤、赣邻近省县。

翼深为人忠厚诚实,不轻易接受别人钱、物,任明耻中学校长时,华侨校董周蔚文拟帮助他在城关建筑几间住房,他坚决谢绝,华侨界人士深为感动。

1949年6月,他参加闽西义勇军起义,并任临时行动委员会连城分会崇新乡支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投入社会各种活动,做了不少工作。1952年病逝于家。未几,其家乡政府接周恩来邀请他到北京去工作的专函,但这时翼深已去世一个多月,群众为之叹息不已。

黄永滋(1905-1990年),福建省连城县芷溪人。自幼赖慈母教督,勤勉力学。5岁人私塾,受儒学熏陶。数年后,转人本乡成美高等小学就读,毕业后赴厦门投考集美师范,经一年预科毕业。后忽患恶疾,卧病半年,乃转学长汀省立第七中学,4年后毕业,成绩冠全校。因信仰三民主义,青年时即加入国民党。不久,往福州公立法政专校研究政治经济。民国17年(1928年)国民革命军入闽,学校停办,转人国民党省党部举办的党化教育训练所,一年后毕业,即从事党务工作。民国17年11月至民国19年8月,任福建省永泰县国民党党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民国19年9月至民国21年7月,调任霞浦县国民党党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民国21年8月至民国22年9月任永春县国民党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省立永春中学、私立育贤中学三民主义及国文教员。民国23年5月至民国27年8月,任尤溪县国民党党务指导委员兼任漳州日报社社长。民国28年7月至民国33年8月,任上杭县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此后以党工人员从政,担任福建省社会处第二科科长,主办人民团体组训,社会运动及国民义务劳动等业务。民国34年9月任社会处秘书。民国35年9月奉省政府派任建宁县县长,至民国38年4月12日交卸。

建宁县解放后,他经宁化回连城芷溪。1950年暮春,前往广东兴宁,旋即转往潮州。是年腊月经由广州到香港。初赁居九龙木屋区,1951年3月以经济无法维持,乃迁居调景岭难民营,贫病交加,痛苦不堪。岁暮由在台同乡好友张福滨、赖文清保证,向中央党部以党工人员身份申请人台。初由台中县政府主秘宋庆烈介绍担任泰安国民学校校长一年。1953年2月受省立园林农校校长吕英明之聘,担任国文教员。3月间,台湾省党部上官主委招他到省党部一组工作,负责人事业务。至1961年改调主办训练业务,至1970年1月退休。1990年在台病逝。

黄永滋毕生主要从事国民党党务工作,积其经验,编撰成书并多次获著作奖。主要著作:在福建期间,有《新县制研究》、《总理遗教概要》、《社会行政概论》,由福建省政府改进出版社印行。在台湾时期,撰写《地方自治与基层建设》在台北付印,还撰写《宏扬孝道与复兴文化》、《谈当前青年的修养问题》等论文。阅览《连城县志》后,有感于乡梓掌故,写成《忆我故乡》一文和大量的掌故小品文章。

黄永滋一生尊从儒学,在建宁县县长任上颇有德政。离职之日,地方人士在孔庙举行欢送大会,并以勤政爱民、洁己爱民绸嶂相赠。各乡乡长及代表等在大雨中徒步送至数里外。

黄际蛟(1906-1988年),字凌雪,福建省连城县芷溪人。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其父是清代秀才。他从小聪明好学,11岁就能帮助曾祖父写有关商务往来书信。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连城县旧制中学。

民国15年,黄际蛟在广东省普宁县工作。民国18-22年,他回到福建后,先后在厦门、金门、仙游、莆田等地国民党县党部工作。次年,调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干事。在福州期间,他结识了上杭长辈傅柏翠和永定胡肇祥。民国24-26年,在国民党闽侯县党部工作。民国26年,调任国民党长汀县党部书记长。民国29-33年,先后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组织科长、第八区党务督导员。民国34-35年,当选为连城县第一任参议长。民国35年,调任福清县县长。同年,被连城县选为国民党国大代表,并赴南京参加国大会议选举总统。民国38年,调任国民党福建省民政厅秘书,被派往闽南督导团工作。之后去台湾。

黄际蛟在福建工作期间,生活俭朴,乐于助人,待人平易,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他曾带头把自家日货取出焚毁。他关心地方教育事业,通过胡肇祥的关系争取到在家乡办一所胡文虎小学的名额,且帮助解决办学的各种困难,于民国32年建成胡文虎小学。连南中学筹建时,他出任董事,为连南中学建成付出辛劳。他出任福清县县长期间,因地方发生饥荒,他亲自到省政府请求拨给救济粮,并采取措施,防止中间作弊,使救济粮真正分到灾民手中。

黄际蛟以国民党“国大代表”身份滞留台湾40年。1988年10月在台湾病逝。

杨采衡(1909-1996),乳名佛水,福建省连城县芷溪人。1929年11月参加红军,1933年12月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时期,任红12军战士、班长,1931年调闽北组建红军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1933年夏,在执行任务中被捕,关押在福州第一监狱。同年11月“福建事变”中获释,由中共福州市委派往闽东组织武装斗争,历任连江红军独立十三游击队参谋长、闽东红军西南团团长,坚持闽东地区的游击战争。1935年3月,敌军调集重兵“围剿”闽东连罗(连江、罗源)苏区,杨采衡率红军西南团骨干冲出重围,转移到闽中山区继续开展武装斗争,任闽中工农武装游击队第一支队参谋长,为开辟罗汉里游击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杨采衡代表中共闽中特委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达成共同抗日的协议,闽中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0师独立大队,杨采衡任副大队长。1938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泉州事件”,谋杀大队长刘突军,又把独立大队包围缴械。面对突发事件,杨采衡临危不俱,率部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党组织和新四军的营救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迫使对方归还武器,并率独立大队编入新四军军部警卫营北上抗日。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军事教员,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教育科科长,特务团参谋长。皖南事变后,调任二师抗大八分校训练处处长,二师师部参谋处教育科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区司令部参谋训练大队大队长,华东野战军二纵教导团团长,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南下服务团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漳州军分区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后勤部训练处长,南京军区战史编辑室抗战组组长。1962年调国家地质部,历任地质部办公厅副主任,水文地质研究所所长,水文局副局长、顾问。离休后,编辑撰写了大量革命史料,为研究地方党史提供了可靠资料。1996年因病逝世。

杨成武(1914-2004),又名杨能俊。福建省长汀县张屋铺人,祖籍连城县芷溪背园。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芷溪出国留学学校”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标签: 留学学校

芷溪出国留学学校_芷溪出国留学学校有哪些由留学帮手网留学学校栏目发布,感谢您对留学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芷溪出国留学学校_芷溪出国留学学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