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年代专科生留学(90年代留学的人)
- 专科留学
- 2024-10-27 03:35:33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90年代专科生留学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文章目录列表:
1.90年代专科生留学2.有没有讲述别人留学经历的书?类似《16岁到美国》《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样的。
3.中专、大专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4.90年代末的一个韩国电视剧
5.现在小孩的教育和90年代的教育有啥不同呢?
6.27岁前自考北大保安如今已是校长,他有多励志?
90年代专科生留学
自考上哈佛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自考本科毕业以后,考名校的研究生(清华 北大 中国科技大)然后争取申请奖学金去读博士.
如果你自考本科毕业直接到哈佛读硕士 是不可能的,因为哈佛不承认中国的自考,关于国外什么大学承认中国的自考 请见:
请注意,全国自考办刊登的国外承认中国自考学历的国外大学没有哈佛大学!所以不能申请哈佛大学!
英美16所国外高校承认自考学历
自考毕业生可以办理出国留学手续,截至目前,美国内华达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美国实用中心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基督教大学、美国纽约州伦斯勒理工大学、美国纽约州克拉克桑大学、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马林学院、美国克莱蒙特研究生院、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格林威治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利物浦赫普大学学院;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澳洲国立大学;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加拿大高贵林学院;法国的索菲亚昂蒂波立大学等五国十六所高校承认中国的自学考试学历。
从出国看自考国际影响——国外承认自考文凭大学概览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到北京市自考办办理出国盖章手续的考生约385人。考生学历以专科、本科占绝大部份,也有极少部分在读专科生、本科生;年龄90%在30岁以下,最大的是52岁的中医专业毕业生,最小的是18岁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出国盖章的考生专业分布以财会、英语专业人数最多,以下依次是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国际贸易、金融、商业经济管理、法律、中文、新闻、旅游管理、护理、工业经济管理、建筑工程、日语(文凭考试)、哲学、无线电、统计学、档案管理、中医、工艺美术设计专业,涉及自学考试20个专业。自考生申请出国留学、工作的国家,以美国、加拿大排居榜首,以下依次是: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瑞士、荷兰、瑞典、爱尔兰、奥地利、南非,共15个国家。
通过考生反馈和相关信息,有如下国外大学承认自学考试的学历,接收自考生留学。
美国内华达大学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美国休斯敦大学 University of Huston
美国实用中心大学 University Application Processing Center
美国得克萨斯州基督教大学 University of Texas Christian
美国纽约州伦斯勒理工大学
美国纽州克拉克桑大学
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
美国马林学院
美国克莱蒙特研究生院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
美国利物浦赫普大学学院 Livepol Hope University College
美国曼彻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美国格林威治大学 University of Greenwich
美国伦敦大学学院 Londen Institute
美国化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LSE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澳洲国立大学 University of Australia National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University of Sidney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 University of Montreal
加拿大高贵林学院
法国索菲亚昂蒂波立大学
这些国外高等院校,承认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学历证书,允许持有学历证书或单科合格证的自考生进入本校学习时,或攻读学位或免修、减修部分课程。据考生提供的信息,澳大利亚、英国的高等学府基本上都承认中国的自学考试,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部分高等学府承认中国的自学考试。当然,这些信息并不完全。
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日本京都大学校长井村裕夫教授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会场上授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大学教育为的是培养出许许多多既具有高技能的职业技术,又具有国际合作和为世界和平作贡献意识的人才。21世纪的大学将面监严峻的国际挑战。鉴于此,大学必须从全世界吸引优秀的学生。”进入90年代以来,自考生出国自费留学人数迅猛增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全世界快速健康发展。
有鉴于此,笔者感到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积极开展和国外的合作,扩大国际影响。
这既可发展和完善自学考试,促使自学考试培养的高质量人才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为世界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同时又丰富和完善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使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相接轨,促进自学考试向高层次、高水平、高目标发展。
1.加强对外宣传,扩大自学考试的国际影响
这里的对外宣传,是指向世界宣传自学考试,介绍自学考试。据出国盖章的考生反映,国外的大学不了解自学考试,有的大学在接收自考生时提出疑问,既然是自学考试,为什么还会有主考学校,自学考试委员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自学考试委员会与主考学校是什么样的关系。可以说,我们没有一篇翻译成英文向世界全面、准确地介绍自学考试的政策、方针的宣传材料。而且由于自考生学习条件差,淘汰率高,及格率低,考生分数较低,国外大学又注重考生的分数,这就使自考生在报考国外著名大学时纷纷落选。迄今为止,笔者没有搜集到世界一流学府承认自学考试的信息,这不能说与我们没有进行对外宣传无关。如果我们正确地对外宣传自学考试的严格性、合格率,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毕业生,相信终有一天世界一流学府也会接收中国的自考生攻读学位。加强对外宣传,制作外文版的宣传材料,在国际播电台开辟自学考试的广播节目专栏,使世界了解中国的自学考试制度,扩大自学考试的国际影响,这是促进自学考试国际化的手段之一。
2.建立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独创的、史无前例的,在国外高等教育史上更是闻所未闻的。对这一新生事物,我们积累的经验很少,要学习、补充、完善、提高的东西很多,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外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经验和长处,与世界上更多的国家交流,广泛地了解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确良成人教育的发展情况,择优学习,洋为中用,以全面地提高自学考试的水平。我们应建立国际交流与合作,请国外有关专家学者来我国讲学,培训自学考试干部,在自学考试系统内,选派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前往国外进行较长期的深系统的进修培训,并应向国外承认自学考试的高等学府推荐优秀的自学考试毕业生继续深造,与这些高等学府建立联系,对外宣传自学考试,以提高自学的国际声誉。
自学考试走向世界的意义在于,提高了自学考试的国际声誉,扩大了在海外的影响。这种适合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考试制度和教育形式为世界所承认,说明自学考试的质量高,自学考试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的社会效益,体现了自学考试制度本身具有的价值。自学考试的教育质量与水平已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相接轨,而且随着自学考试事业的发展,自考生出国留学的人数将越来越多,他们是自考生的优秀代表,他们代表着自学考试的教育水平。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某些高等学府承认自学考试学历,使自学考试走向世界,它的海外影响将是不可低估的,它同时也对我们自考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发展、完善、提高自学考试,向国际发达国家教育水平看齐。
有没有讲述别人留学经历的书?类似《16岁到美国》《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样的。
留学挪威 每个人的经历中都有故事
东北教育网 (edu.dbw.cn) 2007-09-21-09:37:37
在挪威的华人,分为“餐馆派”和“学者派”。前者通过打工、赚钱在异国他乡立足;后者通过获得学位、找到工作而留在挪威。
最早在挪威扎根的,是“餐馆派”。当时好些中国人出国打工烧中国菜,而定居挪威又很容易:只要有特殊的专业技能就能够。而“学者派”,则要追溯到最早一批派到挪威的留学生,那是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那以后,中国学者到挪威留学的步伐中断啦近20年。不过,上世纪90年代初之后,“餐馆派”和“学者派”此消彼长。因为挪威政府开始不把烧中国菜当作一项“特殊技能”。而从这个时候起,青年学生留学海外的热情越来越高,其中有不少人把目光投向挪威。目前,在挪威留学的中国学生超过1000人。
让我们约见3位留学生,请他们讲述留学挪威的故事。
留过学哪些苦都能吃
当地有传言,一部分中国留学生来这里的目的是:赚够100万就回家。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据传比较“富裕”的学生钱挺,采访之后才明白,打工赚钱、读书生活,在挪威其实都挺艰难。
赚到100万,在挪威?我想很难吧。
我来这里快4年啦,读的是奥斯陆大学的计算机本科。在国内,我上过2年大学。选择留学挪威的原因很简单:教学质量好、申请容易,而且这里对学生打工赚钱的限制比较少。但这里物价很高。一个热狗二三十元(挪威克郎,1元挪威克郎约等于0.9元人民币);一张公交车票二三十元。10平方米的房间,每个月租金2000多元;再加上交通费400元到600元;电话费200多元;杂七杂八,至少4000元。
我是2000年来的,那时中国学生还比较少。他们打工的形式都是送报纸,我也去送报纸。送报纸这个活,现在回想起来挺心酸。送早报的话,早上三四点钟起床,7点之前送完一条街;送下午报好一点,傍晚六七点前送完就能够。有一个冬天假期,我每天送早报。每天晚上一想到第二天早起,就开始担心,千万不要下雪、不要结冰,冬天这里室外气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这里的报纸厚,一份报纸相当于国内10份。一条街近200份报纸,简直就像小山似的装啦整整一车。这里地势又不平,我推着车上坡下坡,每次送完都累得够呛。走过这段艰辛的路,我相信,往后哪些苦我都能吃。
你说赚100万,会不会是指那些过来留学,其实不是为啦学习的人?我明白有的学生,打工时间大大超过读书时间,又是在熟人店里打工,不用登记打工卡,能够逃税。挪威平均税率36%,打工交的税也是一大笔钱。可是打“黑工”收入很低的,一小时80元到120元,要发财,也很难吧。
60万年薪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
学教育,在国内又工作过几年的奥斯陆留学生联谊会会长李栋,明显比通常留学生成熟。
公寓公用的厨房里,一盆绿色植物迎着阳光。这是他特意买来做装饰的。
去年,一个挪威公司想找学化学的中国留学生,驻北京工作,提供的待遇是一年60万挪威克郎年薪,而且由公司出钱在北京买120平方米的房子。可你想得到吗,在挪威居然找不到这样的人选——因为,所有来挪威留学的中国人,都在学计算机、工商管理。
其实,不光在挪威,你看在世界各地留学的中国学生,几乎都是追着几个热门的专业去的。可事实上,这些专业在挪威,读出来之后是很难找工作的。
我就明白这样的例子:奥斯陆大学有“媒体研究”这个硕士专业。连续有两个来自中国的学生读这个专业,结果一年不到,就都换专业啦。原来他们想象中,读这个专业,将来做记者、编辑。其实,这个专业从事的是基础研究。
还有一个例子。去年有一个中国学生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帮他在奥斯陆找一个打工的机会。他在国内是体育专科毕业,通过中介在挪威中部一个城市读某“人民高等学校”。这种学校,在挪威有70多所,一年学制,学生学各种技术知识。那是为当地人提供一个选择的机会:继续升学还是直接就业?你说一个学体育的,在这里读这样的学校,留学的意义是哪些?
在挪威留学,区分正规读书还是盲目留学,其实很容易。申请公立大学本科,要具备3个条件:托福成绩500分、雅思成绩5.5;在国内有一个正规大学的资格——在读或得到入学通知书;如果没奖学金的话,银行帐户中有8万元以上的人民币存款。
在挪威谦虚不一定是美德
和喻丽萍一起吃饭,我们各要啦一杯白水。我的是热水;她的是凉水。她说,在挪威生活啦十多年,一直随着当地人的习惯,喝冷牛奶,吃生的菜,现在她反而对喝热水不习惯啦。
喻丽萍是奥斯陆政府卫生管理局计算机部经理,也是少数在挪威当上“领导”的华人。
我觉得中国人在这里站稳脚跟,有两大障碍,一是语言问题;二是自信心问题。我是1987年底到这里读书的。这十多年来,我接触到的中国人,专业技术能力很好,可那就很难进入管理层。想来想去,那就这两个原因。
挪威不像美国是各民族混居的国家。这个国家接受移民非常晚,除啦中国人大部分靠知识在这里站稳脚跟,其他都是阿富汗、印度等国家来的。而中国人又太讲礼貌啦,经常记着是人家的方面,不敢跟挪威人争,不敢吵、不敢辩论,即使自己有道理,也一声不响。
我刚在挪威工作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挪威人很讲文明,你有困难时,会热心帮助;可涉及到利益竞争时,他们就对你这个“外来的”保持距离。那时,别人把好些不是我分内的事情,推给我做。我虽然很气,只好自我安慰:多做多学,也是好事。
后来,我从技术员升到高级技术员。1995年,我第一次跻身“领导”行列,被任命为小组长。我一个中国人,怎么敢去领导挪威人。可上司鼓励我:你很有能力,一定能干好。
还有一个上司,也给啦我很大的帮助。那一次,我是项目负责人,大家在讨论方案的时候,有人很不礼貌地打断我的话。当时我特别激动,就和他说:“我的话还没完呢,请你不要打断。”会后,上司对我说:“我非常欣赏你的表现。”
我明白啦,中国人认为谦虚好,而挪威人却常常认为,谦虚说明这个人无能。
有关链接
怎么样定位赴挪威留学
挪威使用挪威文,大一点的学校或许还有英文网页,不过信息已经“偷工减料”,不如挪威文页面完整;小一点的学校,只有让人一头雾水的挪威文。
语言障碍、信息阻塞,使学生在申请赴挪留学时容易受中介的欺骗。
“首先,一定要找合法的中介。”中国驻挪威大使馆教育处孙望安建议,“中国有270多家,由教育部、工商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共同授权的留学中介。只有它们才是合法的。即使是它们的分支机构,都不合法。”
“其次,交纳费用后,一定要获得合法的收据,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第三,一旦发现学校不理想,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果断作出判断。”孙望安介绍啦一个例子,当时一名上海学生交给中介一大笔钱,到挪威一所人民高等学校读书。中介利用翻译上的误区,介绍这是高等教育学校。结果,那学生来挪威后发现,第一年学骑马,过着悠闲的“贵族生活”。
留学挪威,每个人的经历中都有故事。
中专、大专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第一次到大学任教的时候,我意气风发,幻想着自己慷慨激昂,指点江山,将来桃李满天下,可是真正到了课堂的时候,第二堂课开始就有人逃课,有的学生之后一直逃课,甚至还花钱叫别人代点名,可能他不知道我的记忆力是比较好的,只要一个月我就能记得所有学生的面孔,看到陌生的脸孔,我都能认出来,终于在一天,那个经常逃课还花钱叫别人代课的学生被我抓到了,再看到学生睡觉的睡觉,逃课的逃课,玩手机的玩手机,我终于发飙了。
那个逃课去谈恋爱而不是去图书馆去学其他知识其他能力的学生嫌我“看不起”他们“反击了我一句话:马云都才专科毕业,读书又什么屁用,人家不是照样成功。(网上还有人说马云也不是一本毕业的,不是985,学校也是一般学校,没什么名气,照样成功。)我有感而发,遂有此文。
最近看到新闻,说是一个90后女大专生挂职副县长,就被人质疑是拼爹上位的,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舆论漩涡,因为很多网友都不相信,一个大专生能逆袭成为一个副县长?都觉得有猫腻,如果他是本科,质疑会不会少一点?如果他是硕士,他的质疑会不会更少呢?
作为一名大专的老师,我说这些不是看不起大专生,而是要告诉你,在社会上,大专生面临着怎么样的歧视无奈和残酷的现实?
学历不是万能,但没有学历万万不能,学历不能决定一切,但学历是对你以往能力高低或者学习态度初步的认识,学历是让没时间了解你的陌生人最信服的名片。
学历能让你有机会到好公司面试,但你在这个好公司得到多大成就,还取决你于自己的能力和机遇。学历能让你有机会参加公务员考试,但你在机关里能得到多大的升迁,还取决于你的自己的能力和选择。你没有本科学历或更高学历,你连他们的门槛都达不到,谈何能力得到展示,谈何有一番作为。
大家可以去招聘网站看看,看看自己能不能达到他们的招聘要求,如果达不到,还不想努力?还只在花天酒地?
大专生有人才我是承认的,尤其是一些高考大省出来的,综合水平比一些高考EASY模式的三本生的成绩更高,水平更高,但是HR不承认啊,他们只知道你不是本科生,现在本科生投简历的那么多,我干嘛要去专科生中找?在大专生找到人才成功率比较高,还是在本科生找到人才成功率比较高?
高考不是分界线,但对学习的态度,绝对是一条分界线。专科不是没有出路,但你不是把专科当成起点,而是把专科当成你的学历终点,大部分的人真的没有什么出路。
(胡润富豪榜高学历的富豪越来越多,高科技创业门槛也越来越高)
我现在在某大专学院任教,上课看到的是什么的情景?在课堂上,只有少数的几个学生在认真听讲,而大部分的学生都在睡觉,玩手机,看小说。即使他们对我的课程不感兴趣,那只是我的教学水平问题,但也没看到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图书馆别说平时了,就连期末都是寥寥无几的几个人。
让我觉得可惜的是高考地狱模式出来的专科生,本来你们有比肩高考EASY模式三本生的实力,但是因为你只是专科,人家因为是本科,以后毕业的时候,从而机会更多,你真的服气吗?
在课堂上玩着手机,能指望有多好的未来?文科的,下课后也不见得去图书馆学习点自己觉得更有用的知识。学美术的,学精密设备的也没见得在画室和实验室操作室继续实践,继续练习,继续学习!就想整天抱着个手机抱出个美好未来?以为不去考专升本,专插本,靠着自己的专科学历就能混出一番天地?不是不可能,但是概率越来越小,尤其是含金量,学历膨胀越来越严重的2010年之的后大专生,注定前途堪忧。
难道你们不知道,你们出了社会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吗?会遇到什么样的歧视吗?
入户歧视,工作门槛歧视,公务员考试歧视!这些学历门槛,足以影响你们前途,影响你们的一生。
我就不信这些在课堂上,在图书馆上不学习的人能在宿舍学习!我就不相信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出多强的人脉,在宿舍打游戏,打牌能培养出更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技能。一天二十四小时跟男女朋友卿卿我我能培养出你们多么美好的未来!学校是你一个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心学习的地方,错过了这段时期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就连我,之前算是爱学习的,毕业之后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琐事,再也不能安心学习了,学习热情已经全面下降了,只有在学校才是真正能学到东西的。
令人欣慰的是,在图书馆,在实习的地方,在教室,还有一部分大专生在学校的时候能做到奋起直追,考上了本科甚至考上了985大学的研究生,我的硕士朋友也是专科出身的。
他们努力和这群“快乐”的学生区分出来,他们一直坚持学习下去,考上本科,未来他们就不会被只招本科以上的工作所限制,能在考试官充分展示能力,在公务员考试也能获得入场券,让你有机会经过自己一番努力考上公务员,不会因为一个学历而处处受限。
在差不多阶层的情况下,大专考上本科的未来大概率比专科期间放弃自己的人要过得好,成就更高。即使他们暂时没有本科学历,他们的孜孜不懈的向上精神也会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或者创业获益,他们终将会成功。
在大专这里,跟我的本科母校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我母校本科当然也有睡觉的,也有不爱学习的,我偶尔也会在课堂上睡觉,偶尔拿手机聊下天,但我们大部分同学大部分时间还是会以学习为主,即使在课堂上对课程不感兴趣,也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不是像这里,玩乐为主。
你们以为自己每天偶尔看书学习就觉得自己努力了吗?就感动了自己了吗?我自己,在学校的100天我基本有80天是在图书馆认真学习5个小时以上的,很优秀人才努力学习已经成为习惯了,这是他们的日常。
母校是有少数上大学堕落了不学习的,但是大部分还是一直在努力学习的。在我本科的学校, 平时图书馆也是人满为患,晚点去什么座位都没有,期末更是恐怖,排队上图书馆。就像下图某校一样,我们排队去图书馆学习。(图中不是我母校,听网友说是南京财经大学的,网上随便找的,说明我们也有这样排队上图书馆的盛况)
我母校和我任教大专最大区别就是于我所在大专院校是绝大多数人不读书,不学习,日子得过且过,只有少部分学习,我本科的同学,不读书的是少部分,读书的是大部分,毕业研究生考上知名大学的比比皆是,留学的比比皆是,在百度,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上市公司上班的比比皆是,当公务员的,在国企上班的比比皆是。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不拼爹不靠父母只靠自己努力的结果。
而我这里大专的学生呢?每一届学生只有几十人通过专升本,专插本考上大学,还有一些考不上,但是备考人数估计就图书馆那几十人。但是一届可是有一两千甚至有三千的学生人数哎,这十多人在高三的时候落后了,但没有堕落,大学奋起直追的这些人我相信前途不会差,至少比大部分同等家境同个阶层的专科生前途要光明得多。
而剩下的大专生呢?只剩下醉生梦死,得过且过。高考明明已经落后别人很多了,我教的这一届,是300多分考上大专的,虽然比18年的专科最低录取线还高了100分,是不是觉得很牛?但人家本科比你高100分,200,300分,你觉得人家是“死读书”,“本科有什么了不起?”,“985,211有什么了不起?”,觉得自己命比天高?觉得我们是你一倍分数的本科生以后前途会比你们差?
专科不收人待见就是大专现在的录取分数太低了,低到只要你稍微努力点,你就能考得上,本科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的人才能上,一本是有比较强的自律心和学习能力才能上,985和211是超强的自律心和学习能力才能上,清华北大是要有超强的自律学习能力和聪明头脑才能上,你只是上了个大专还不比当初考上本科的人还努力?你觉得你前途会比他们强?
申鹏:一群小孩子天天在手机上烧钱打游戏,给首富送钱; 一群没有毕业的穷学生天天花钱打赏年入百万的女主播; 一群月薪三五千的年轻工人天天花钱听大V吹牛逼瞎白话; 一群养家糊口的窘迫中年天天替罗永浩和贾跃亭这样的老板操心; 一群受利于应试教育才能够摆脱贫困的中产阶级,正在鼓吹素质教育; 一群因为新中国才能够翻身做主人的贫农后代,却在怀念民国地主老爷们的好....... 荒谬啊!?年轻人,你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的立场,然后再去为之奋斗!
你们也只能看看一些鸡汤文,李嘉诚小学文化,比尔盖茨大学退学,黄光裕小学都没读之类的文章来安慰自己,麻痹自己,而且还得忽略李嘉诚学历虽然低,但是天天都在学习,人家英语水平比留学生还要高,儿孙都是知名大学毕业的事实,比尔盖茨读的是哈佛大学的事实,比尔盖茨爸妈是大律师,是医生,家境富裕的事实。黄光裕在创业的时候吃了多少没读书的亏的事实,黄光裕和李嘉诚在创业后重新拿起课本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公司法的事实。
现在在大学混日子的这些人一点也不知道找工作的严峻性,毕业即失业不是夸张,你可能听说你比你先毕业的师兄找到工作了,但你们却不知道他找的是工资很低廉的工作,工作没前途的工作,钱少事多委屈多的工作,你们最容易找的就是那些电话销售,要的是你一天打几百个电话让人不胜其烦,把你拉黑,爆粗。这种岗位很缺人,无论什么什么人都愿意招。但是这种整天打骚扰电话的工作,真的是你想要的事业?
当我看到这届毕业生的实习名单,我一个公司都不认识,有的还找不到实习单位,毕业即失业,我叔叔说,这些人啊,实习的时候找不到工作,就只能找到那些电话销售的职位,一天打几百个骚扰电话的那种,没有几个好公司看得上。(有人说我不要看不起电话销售的,对不起,对于一个一天接好几个电话深受其扰的我实在没什么好感。)
我看到你们这样浑浑噩噩,真的很痛心!看到你们毕业这样的起点,真的为你们感到担忧!没有创业成功的命,又不想好好读书上班,大学还这样混日子,毕业后真的没有几个好点的公司看得上你。
你们觉得几年电话打下来,你会学到有多少价值的工作经验?口才会更佳?还是脸皮会更厚?你看到那些只招本科以上的招聘广告你们会很开心?看到公务员考试只允许本科以上报名你们不会觉得难过?
学历不行,只有专科学历,真的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因为称心如意的好工作几乎都是本科以上。你说你有超越本科生,甚至985大学学生的能力,你怎么证明。只要你还是专科,不是本科,好公司,大公司连看你简历的兴趣都没有,直接筛选掉,你还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吗?
学历就是你最让陌生人最信服的能力凭证。你没有学历,连人家的门槛都进不了,你怎么证明自己的能力。学历不行,也没工作经验,你凭什么一毕业就想要有一份好工作?你以为你社团经验丰富会比学历有用?大专院校学生会的主席这个名衔会比学历有用?
工作不难找,难找的是好工作,好工作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好公司不清楚你实力的HR只能以学历筛选一部分人,这个好工作只招100人,1000个人报名,500个本科,500个专科,好公司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资源有限,你觉得他们面试这1000人?现实是,500个专科筛选掉,三本的筛选掉,还剩300人,也没时间筛选,那就继续筛选,二本也筛选掉,只剩下200人,差不多了,就让剩下的这些人来面试好了。你作为一名专科生,高等教育最低一级的,你凭什么让时间精力有限的HR花时间让你证明你的能力比那些本科毕业的强?
在我本科母校,毕业季,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今日头条,知乎,各大银行,各大国企都在学校摆摊招聘。而在我们执教的这个专科学校,一个知名公司也没有。真的!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以后他们的发展前途可想而知,一个华为出来的,阿里巴巴出来的,即使是失业,他们已经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和经验,失业怕什么。这种公司出来的,到哪都吃香。而小公司出来的,眼界有限,经验有限,进步也有限,凭什么还不努力?抱着专科的学历了却自己的一生。
在中国,多的是比你优秀还比你还努力的人。
(这篇文章只针对那些浑浑噩噩过日子不学习的学生,这里也不谈论创业成功的那些事,因为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未来还是在职场上,不用跟我说你什么同学的弟弟的邻居是专科毕业的,现在创业成功,身家几千万,身家几百万,手下都是本科,硕士,本科的学生的例子。或者还在评论说我当初大专毕业,邻居一本毕业,而我现在还在考虑要不要聘用他的事例来试图打我脸。其实,这样的例子更可悲,你说你初中毕业大专毕业,手下只招本科,硕士,其实你是在打自己脸,你连自己都看不上自己曾经的学历层次,说手下招的是大学生,连给现在的初中生一个机会都不给,你是在看不起自己。)
大专生分80年后的大专生(我叔叔就是我任教的这个学校的校长,80年代的大专生,但是通过自己努力考上本科,以至于硕士),90年代后的大专生,00年代后的大专生,2010年代后的大专生,其中80后大专生水平最高,能力吊打现在的一本生。
就连80年代,90年代初的中专生含金量和水平也是很高,因为当时高考录取率极低,加上当时中专还包分配,所以很多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情愿去读三年中专,早点出来工作。所以当时考中专的难度比考高中的难度还高,可以说当时所有的大专生和中专生都是优中选优,跟现在的大专生和中专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马云也是大专生,后来专升本了,他才成为了本科生。很多后来成就比较大的大专生,职位上升顺畅的,都是因为将自己的学历提升到本科阶段,他们已经摆脱了专科的身份,不会让专科这个学历成为自己的教育终点,不让学历成为自己未来成功的阻碍。不然的话,你觉得我叔叔凭着80年代的专科学历,能有今天大专院校校长的位置吗?
现在,有无法掩饰的一个真相值得作为大专生的警示:本科生人数大幅上升,“学历通胀”已经蔓延!
日前,哈佛大学商学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学历通胀”正在美国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以前高中毕业生就能从事的工作如今也需要本科学历。照这样膨胀下去,本科生人数会越来越多,专科生会越来越边缘化。
2015年后专科生的水平说不好听的就相当于80年代的初中水平,90年代的高中生水平。
越到现在,因为大学持续扩招,以前考不上大专的学生也能轻松上大学了,门槛越来越低,大专生的学习态度也越来越差,含金量是越来越低,,再也不能跟八九十年代的大专生相比。到了以后总分750分,200分也能上大专的时代,现在的大专生该何去何从?高校扩招就像通货膨胀,印得越多钱越不值钱,招越多人,大专生就更不值钱。
80年代的大专生相当于现在的一本院校学生水平,90年代的大专生相当于现在的二本普通院校水平,00年代后的大专生相当于现在三本的水平。10年代后的大专因为门槛持续较低,越来越多的学生能考上大专,含金量也是越来越低,有些学校的学习风气也随着越来越差。水平跟以前年代那些大专生的学习能力和含金量是完全比不上的。
而且以后大学继续扩招,本科人数继续大幅上升,工作职位也不见得上升多少,你觉得用人单位不会把自己的招聘标准不断提高?以后工作待遇一般的工作都需要本科?不是不可能,本科以上的毕业生都来我们单位应聘了,而且供不应求,对外宣传也可以说我们公司我们学校我们单位全都是本科学历的,我何必选择专科生?比如说链家这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现在招中介也要本科生了。在将来,本科比现在多一半,会不会其他本来低学历都能胜任的中介公司也需要本科以上学历?
大家可以去看看各大招聘网站的岗位要求,看看那些高薪人才有什么学历要求,有什么能力要求,作为不喜欢读书的你,觉得学历无用的你,除了成功几率较低的创业,你还有什么机会能够月入过万?月入几万?
我当时就是这样,觉得学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去看看那些招聘网站,看看我离这些招聘职位的要求有多远?我马上就会重新鼓起学习动力,害怕毕业就失业的我就又马上投入去学习。强烈建议打一张岗位要求贴在自己的书桌上,你就不会堕落了,如果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不学习,我们也可以打印出一张张岗位要求给他们看看,他们究竟离这种收入有多远?他们平时的所作所为,是离这些岗位要求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你们可能会说,比尔盖茨没有大学毕业也成功了,但是人家考上的是哈佛大学!他中途辍学是遇到千载难逢的重大机会而不得不辍学,但你考不上本科或者更高的学历,你连去人家公司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你现在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的机会。重要的是,他辍学的时候,是有后盾的,他爸妈是大律师医生,家底雄厚,而且他的编程水平比一些计算机教授都要精通,这是他辍学的底气。你们现在学历不行,上课也不认真学习,在我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课外也不见得去学习,你们的底气在哪里?家里有矿?跟比尔盖茨一样精通哪些安心立命的技能?
你们一直在举例李嘉诚,黄光裕等没有高学历也能成功,觉得不一定要高学历。但这是幸存者偏差,你们根本忽略了跟他们一个年代的因为低学历而处处受限的普通人,低学历不是没有成功的人,但是成功的概率更低,尤其是在市场已经健全低端创业机会的现在和高校持续扩招,全民教育导致学历膨胀的现在。而且,他们的学历含金量远比现在的同等学历含金量也更高!因为在那个时代,受教育的机会很少,高中生都比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文化都要高。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学习上也从未止步,在社会上还是会继续学习,不然李嘉诚那一流的英语口语怎么来的?李嘉诚黄光裕那些令人炫目的资本运作手段是怎么学来的?没有厚实的管理学知识,靠着粗放式经验管理和充分信任下属,作为掌舵者,他们没有雄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能不被属下牵着走?能运作起那么庞大的经济版图?
很多学生都认为读书没什么用,很快就忘光了,以后在社会上也不会运用到大学所学习到的知识。所以,这些“聪明”的学生就选择不学习了。觉得反正都会忘记,学来干嘛?
很多人陷入了一个误区,觉得大学学习的都是理论,在未来工作没多大作用,上面学到的知识将来也用不到多少,学完很快就忘记了,这样的知识不学也罢。
但我要告诉你,知识忘记了不是很重要的事,重要的是不是我们学到这些知识,而是在这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得到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在工作之后,你可能在读书期间什么知识都忘记了,但是你之前在读书期间培养起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你会受用终身。
比如说你对本专业不满意,你想转行,同样是一种技能,同样是零基础,比如说编程这个技能,我现在的学习能力能让我一个月入门,一年通晓,三年精通。而我本科的时候,可能要三个月才能入门,两年通晓,五年精通。(我没学过编程,编程难度我也不知道,只是个比喻)
可以说,我博士毕业,得到的不是博士这个学历,而是在本科到读博整个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博士级”的学习能力。可以说,以后无论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只要我有兴趣或者我想学,我学得会比更多人快,比更多人学得好,学得更有质量。
现在我已经学了大半年的德语了,我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就很快跟一个德国来华留学生能勉强对话了,大概在B1这个级别,你们学习到B1这个水平,同样是零基础,你们需要要多长时间?能不能像我一样,8个月达到B1这个水平?
我在学德语的过程中,感觉也没那么难,至少比我刚学英语时相比,现在学习德语的难度在下降,因为学语言有相通之处,只要成功学习一门外语,学习过程中锻炼出学习语言的能力,总结成功的经验,一通百通。
我在初中高中的时候就不会学习得那么快,为什么?因为那时候在学英语的阶段,我还没锻炼出语言学习的能力,等我到了大学,我才开始具备这个能力。为什么我相信在未来一年多我就能拿下以前完全没接触过的德语,有信心在德语这门大家都很陌生的语言,学得比你们快?
德语欧标从入门到精通大致分为6级:A1,A2,B1,B2,C1,C2,对应的证书为
初级德语证书A1(能朗读德语文章,进行简单个人介绍,可以拿到家庭团聚签证)
初级德语证书A2(能与人进行简单沟通、生活会话)
初级德语证书B1(应对旅游、职场等场合)
中级德语证书B2(能与德语母语者流畅互动,留学德国必备)
中级德语证书C1(能在专业领域有效运用德语,可以进行日常口笔译)
高级德语证书C2(轻松理解几乎所有听读内容,可在专业领域进行口笔译)
那是因为我多年锻炼出来的学习能力,因为我在20多年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学习能力,让我事半功倍。凭着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语言基础和学习能力,才会一通百通,什么语言和课程都能在一年半载学会,比以前学习英语要容易,更有信心。这是那些没读过英语或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没锻炼出相应的外语学习能力所达不到的。
工作后需要学习的机会还有很多,当有一个千载难逢的工作机会,你因为掌握得比别人慢,或者公司需要跟另外一个公司谈判或者沟通,有厚厚一堆资料让你在一天一夜了解这个公司,你能吸收多少?理解多少?记得多少?错过这个机会你还有多少机会能浪费?这个情况下,学习能力比你强的同事早就把你这些机会夺走了。
你没这个能力,那你只能做做底层,做做前台,做做电话销售。你以为你大学毕业后就不用学习了?多的是要你学习的机会,你不学,有些千载难逢的机会就会白白丢失,你只能庆幸自己的工资一辈子都不用交税。
学过的知识忘记很正常,但不代表学习的过程没用,现在让我不复习直接去高考我估计只能考上三本,但是给我一年时间,我依旧凭着多年积累下来的学习能力考上一本,甚至考上985!学习能力在手,一辈子都受用。
不好好读书?考不上本科或者更好的学校?还涉及到传承的问题。?在我周边,父母都是大学生的或者父母有一方是大学生的,孩子考上好大学的几率更大,他们学历越高,孩子以后成绩就越好,学历也会更高。你现在只是专科,让专科成为自己一生的读书终点。你觉得你的子孙后代会有怎样的底蕴基础?你觉得你以后的孩子有多少信心考上更高层次的本科,他们觉得能考上最低层次本科就已经很好了,考上专科也不错,反正自己的父母也是专科。孩子以后跟你一样只是专科,你甘心吗?
学历和智商在一定程度是能得到继承的,你孩子的未来就是你和你老婆综合起来的未来,从概率上看,父母双方都是高学历的孩子的学历都会比双方父母都是低学历的孩子学历要高。
你是专科,他们可能未来是有可能会在你们的基础上,加上你们的重视,考上本科,但是要考上一本是有点难度,甚至很多人觉得只要超越父母专科这个学历就行了。另外,更高学历的父母因为父母智商高,学习能力更强,在小孩读书的时候就能得到高质量的指导,他们还会以父母为目标,努力超越父母的学历层次。
在我读书的时候,我知道我爸妈是80年代的大学生(我妈是大专生,因为这个大专生错过了很多机会就不说了,后来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本科),相当于现在一本的水平,觉得他们很了不得,因为我同学的父母学历都很一般,我读书是以他们为目标的,希望超越他们的学历,觉得我爸妈都能考上了我肯定能考上,所以我考上了985。如果我父母只是高中生,我说不定会因为我考上普通本科就沾沾自喜了,不会有勇气和信心攀登更高的山峰。
90年代末的一个韩国电视剧
偶看过~是张赫、金贤珠、车太贤和金荷娜演的《沐浴阳光》
车太贤 饰 姜仁赫
姜仁赫1974年生,小时候父母离异后被送到奶奶家,在那里度过了忧郁的少年时期,即将进入中学时,回到再婚的父亲身边,直到中学为止他是个模范学生。但从高中开始对"家庭和存在"感到困惑并因此越轨,对学习心不在焉,反而当起了不良组织的头头,闯了很多祸。每次闯祸,都因父亲的金钱和人缘而获救,但越是如此,仁赫越想折磨父亲。
当父亲感到仁赫无论如何也上不了大学时,就送他出国留学,但仁赫在国外照样闯祸,故又重召他回国。仁赫是个具有反抗性格,但无法摆脱父亲影响的懦弱男人。对亲生母亲的思念,对父亲的不满,对真正人际关系的渴望……成年后,他的生活还是动荡不定。他无法适应周围环境,无法和人们和睦相处,常常逃避现实,沉迷在摇滚乐和疯狂驾车之中。燕姬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与燕姬的相逢给予了他对人生的希望。
金贤珠 饰 李燕姬
李燕姬1977年生,小时候父母因车祸身亡后被寄养在姨妈家。她虽家境贫寒,但头脑聪慧,学习优秀,自尊自强,决不服输。不太熟悉她的人都以为她是富家闺女。她性格开朗,富有正义感,乐于帮助处于困境的朋友。每到年级升班时,她都和班里稍有势力的孩子发生冲突,但不管理论还是打架别人都斗不过她,所以淘气鬼们也惧怕她。
她自己打工艰辛地读完大学,并实现了想当老师的梦想。与仁赫的相逢好象命中注定一样,给她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失望。虽然爱上了仁赫,但仁赫与秀彬的订婚使她痛苦和矛盾。最终,她丧失了通过自己努力而取得的一切成果,但一如既往坚强地生活着。对弱者的关怀,对孤独者的怜悯,不露声色的自我牺牲精神流淌在她的内心深处。
金荷娜 饰 康秀彬
康秀彬1977年生,她是屈指可数的富家闺秀。因为父亲的艳闻,所以与母亲一起去了美国。母亲因被丈夫抛弃,喝酒吸毒,最后以药物中毒而逝世。母亲过世后,秀彬又被父亲接回国内。虽然经济富裕,但从小痛苦的家庭关系使她关紧心灵的大门,身边没有一位朋友。在父亲给她的大房子里一个人生活,默默决心独立?quot;走自己的人生"。但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没有接触过其他异性,只能与父亲介绍的仁荷订婚。仁荷对与自己处境相同的秀彬感到好感,秀彬通过与仁荷的交往梦想温暖的人际关系,但当得知仁荷的真心后,她又想选择自强之路。她实际上无社会经验,性格温顺,但常被人们误解为傲慢的公主。
张赫 饰 韩明赫
韩明贺1976年生,仁贺的亲弟弟。他是母亲极力想打掉,但为时已晚被迫生下的孩子。常被母亲和周围的人称为包袱,所以经常决心要自立。对鄙视自己的人们怀有复仇的心理,对身为酒吧舞女的母亲的自卑感,对毫无希望的未来的不安,这一切使他专注于自己所作的事情。他从小学开始,在学习、体育、打架上都是第一名。遥远的梦想和痛苦的现实使他受到创伤后紧闭心灵之门。他表面开朗,容易接触,并使内心深处的愤怒从不外露,悄悄爱上了哥哥的未婚妻秀彬,但又无法表现。
现在小孩的教育和90年代的教育有啥不同呢?
现在对小孩的教育和九十年代的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物质和思想方面的改变。现在对孩子教育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以前90年代的时候,还很少有人觉得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大家普遍都比较穷,而这时候思想眼光都是非常受限制的,觉得读书出来也不就那样,连农活都不会做,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出息?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沧桑巨变,等到21世纪20年代的时候,现在的孩子我们发现不管他们能不能够上得了重点高中,父母都会花尽巨大的心血让他上各种补习班,花费大量的金钱在教育方面。甚至在没办法考上好的大学的时候,还会供其出国留学。这些投入甚至很难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是大家都乐此不疲,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思想的改变。
另外90年代的教育往往都是孩子自发性的,他们觉得书中有一片新的天地,而自己特别喜欢在这种环境之中。不想在农村里面天天做那种无休无止的农活,天天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态,这样的生活太苦了,还是读书比较轻松。
但那个时候的父母是想不开化的,往往想着孩子读个初中出来就应该帮家里干农活了,要为家里做事,再这么读下去也没有多大的用处。所以导致那个年代的孩子辍学率非常之高,10个之中有9个都读不了高中。
另外90年代的物质非常匮乏,那个时候粮食都非常紧缺,孩子们上学的时候都是自己带一点家里的腌咸菜,每天就是吃着酸萝卜酸豆角,吃的整个人都秧了。
但是没得办法,那时候一年吃不了几次猪肉,现在的孩子个个都丰衣足食的,生活费动辄一两千,所以在教育方面,父母愿意为孩子所做的各种开销也逐渐加大。
27岁前自考北大保安如今已是校长,他有多励志?
非常的励志,这绝对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励志的一件事,实在是太厉害了。这一件事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相信这样很多网友都大跌眼镜。谁能想象得到27年前是一位保安二十七点后成为了学校校长。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校门口的一位保安,他自学考上了北大法律自考专科,估计是受北京大学的学气影响使得他爱上了学习,自学成才之后,他回到了家乡,在家乡从教二十余载,创办了一所主要面向农村孩子的民办中职学校。他曾说到?北大给我播下了一颗种子,我要把这颗种子带给更多的人。?这一句话很好地看出了他心里的决心。
这一校长张俊成出生寒门,从小家里生活条件就不是很好,他穿的衣服都是哥哥们留下的,衣服没有一件是新的,上面有很多补丁,而且鞋子也是露着脚趾头的,有时候如果遇到家里艰难的时刻,家里面基本上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在初中毕业的之后就没有继续读书,走向了社会,在他打工的时候,恰巧是遇到了北京一家保安公司招人,于是她就经过刻苦训练,分配到了北京大学做保安。
张俊成在北大当保安的这些日子,非常的刻苦,他自己买了几本英语书,常常是因为白天站岗没有时间看,他就在晚上挑灯夜读,有时候为了可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他主动申请半夜班,几乎是挤出了所有时间在看书刷题,除了站岗就是学习,试问这得是多么强大的毅力才可以这么坚持下来。这件事情久而久之,不少的北大师生都知道他的保安经历,后来,成功拿到了北大法律专业自考专科的毕业证。
中央财经大学3+2出国留学住宿在哪里发生刑事案件
中央财经大学命案 ,行凶男子随后自杀。 目前警方还在调查,中央财经大学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经公安机关工作,初步认定系一男子持刀将一女子杀害后自杀。目前,警方正进一步工作中。
中央财经大学命案在百度搜索上存在相关结果约40,800个
中央财经大学3+2出国留学学生并不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校内住宿,而是租赁了90年代的某区。安全是大学生首要应该确保的事情,学校需加强学生住宿安全和学生住宿管理,让学生们重视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
求一部大概是90年代的日剧
不是唐泽寿明吧,,
是反町隆史和久井映见主演的,
通向婚纱之路
剧情:主角樱井和美自小失去母爱,由性格古板但充满爱心的父亲一手扶育长大。和美短大毕业后,任职於一间公司成为平凡的OL。一年前突然决定出国留学,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飞往纽约。一年后因父亲病危的通知,让她必须回国也揭开了本剧的序幕┅。
在返日的班机上,身体不适的和美吐了隔壁男子一身;也因此她大胆的请这位陌生男子假扮她的未婚夫。为了让病危的父亲安心,和美希望这位男子当她一日未婚夫。只是回到家后却看到应当病危的父亲,精神饱满毫无病容,对她已订婚一事虽感到高兴,却也相当愤怒;因为和美宣布她怀孕了!!
原本只答应假扮一日的未婚夫,与和美将会有什么样的后续发展┅!
两人的关系从谎言开始,在短暂的相处后竟慢慢地产生了特别的情愫;和美个性保守古板的父亲对一切的事实毫不知情。而与和美有了爱情结晶的神秘男友,对和美似乎隐瞒了些许秘密┅。
穿着白纱礼服步向红毯的一端,是许多女孩永远的梦想;而那一刻也是每一位父亲最喜悦,同时也最感伤的时刻┅。
与心爱的人结婚共组幸福家庭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不过时代的转变让越来越多的现代女性只要孩子却不要婚姻束缚。剧中女主角和美执意要未婚生下孩子,并独力将他扶养长大;只是保守的父亲真能接受这样的决定吗?而和美与假未婚夫之间是否会迸出什么样的火花?
好了,今天关于90年代专科生留学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90年代专科生留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90年代专科生留学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90年代专科生留学(90年代留学的人)由留学帮手网专科留学栏目发布,感谢您对留学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90年代专科生留学(90年代留学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