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留学指南 > 留学材料  > 

留学劝学申诉材料_留学劝学申诉材料怎么写

留学劝学申诉材料_留学劝学申诉材料怎么写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介绍一下留学劝学申诉材料的相关问题。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文章目录列表:

1.十字路口写议论文有没有什么好的作文素材
2.清朝末期的留学热潮中,为何大部分学生选择去日本,不去欧洲呢?
3.为对抗维新变法而发表《劝学篇》的洋务派官僚是谁
4.感谢老师的古文
5.激励好人好事的素材
6.高中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的试题 急急

留学劝学申诉材料_留学劝学申诉材料怎么写(图1)

十字路口写议论文有没有什么好的作文素材

议论文素材: 选择

摘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就会面临选择。每个人的选择是与志向兴趣紧密相联的,志向高远,选择才能正确。正确的方向和道路选定以后,就应以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切不可半途而废。

(1)引言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就会面临选择。每个人的选择是与志向兴趣紧密相联的,志向高远,选择才能正确。正确的方向和道路选定以后,就应以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切不可半途而废。

(2)事实论据

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原抱着医学救国的初衷东渡日本学医的。当他从日本人放的**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军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麻木不佳的同胞看热闹,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或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认为,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只有文艺。李于是放弃医学,而改行从事文学创作。鲁迅终于成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我们的事业在祖国

在1997年就有247位留法人员回国,他们当中很多人在法国已有稳定的工作,丰厚的收入,但是他们还是选择返回祖国参加建设。他们都些学有专长的人。有的还是某些科学前沿的专家,如曾任法国血管和血液研究所研究员并获得法国国家级大奖的韩中朝,在法国以第一发明人资格申请三项环保专利的余德辉,为法国微动摩擦学派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周仲荣,在药用植物深绿卷化学成分和原理作用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林瑞超,还有在凝聚物理研究中取得新发现的莫洪。他们所以决定放弃高薪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选择返回祖国,主要原因是他们深深感到,自己的根在中国,自己的事业在中国。

达尔文的选择

达尔文的父亲是位著名医生,他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也做医生。可达尔文无心学医,成天收集动值物标本。他父亲对他无奈,又把他送进神学院,希望他将来当一个牧师。然而他的兴趣也不在牧师上,在剑桥基督学院毕业以后,却登上海军勘探船“贝格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并于1859年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生物进化论巨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3)理论论据

生活的难处就在于选择。  [爱尔兰]穆尔《折枝》

一个人怎样思想,他就是怎样的人;一个作何种选择,他就是何种人。  [美]爱默生《论文集第一辑》 在选择面前不作任何去何从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美国谚语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年轻的时候。  柳青

两只坏苹果之间,没有什么选择。  [英]莎士比亚《驯悍记》

在筑围墙之前,我先要弄清,我把什么围在墙外,什么围在墙里。  [美]弗罗斯特《修墙》

清朝末期的留学热潮中,为何大部分学生选择去日本,不去欧洲呢?

首先他们之所以选择去日本,很多原因就是日本比较近,而且就是学费比较低,所以才会去日本,毕竟那时候很多没钱的

相比之下,去日本留学的费用还是比较少的,如果去欧洲那些国家一般都是很贵的,不仅仅是学费什么的,包括来回路费也是很多的,而日本相比之下就是少了很多的,所以很多人才会去日本留学,而不是欧洲。还有就是很多人之所以会去日本,就是比较近的,如果坐飞机不用两个小时就到祖国了,坐船可能慢点,但是价格也是很便宜的,所以更多人就是喜欢去日本留学,而不是欧洲留学。

还有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了习俗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日本的话,肯定也是中国没有差距太多,然后如果去欧洲的话,生活习俗会和中国差距很大的,所以很多人就是更多的都喜欢呆在亚洲,而不是去欧洲,当然也会有一部分人就是喜欢那种欧洲的生活,也会去欧洲留学的,但是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少的,因此,工作人都是喜欢留在亚洲,比如说去日本那些国家,而并非是去欧洲。

其实个人感觉还是离家近一点更好,所以还是在日本比较好一些吧,毕竟也是有一些文化可以去学习的,并非是一无所获的,如果真的条件不允许的,就是在国内学习也是不错的,现在很多的科技和文化方面都是比较先进的,很多都是可以用网络去沟通的,所以只要你能够善于发现,肯定也是能学习到东西的。

为对抗维新变法而发表《劝学篇》的洋务派官僚是谁

为对抗维新变法而发表《劝学篇》的洋务派官僚是张之洞。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时人尊呼“张香帅”。直隶南皮人。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工业方面,他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政治方面,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等一批新式学堂。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是中国近代教育家。他重视经学育才,认为“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以储才为先”,在40多年的仕官生涯中,没有中断过兴学育才的教育活动。他于1898年3月刊行的《劝学篇》中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纲领,强调“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极力提倡学习西学西政、西医、西史,倡办的各级各类学堂多具有资本主义近代学校的一般特点,教学内容增加外国语等近代科目。他注重师范教育,提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至重”。派遣学生及学务官员出国留学或考察教育。张之洞忠于清王朝,却因积极倡导改革传统教育,大力发展新式教育,成为封建教育制度的掘墓人和近代教育制度的奠基人。晚年受命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正式颁布的近代学制癸卯学制。他创办新式学校的活动及其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今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前身)、湖北武昌蒙养院、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的前身)、广雅书院等。为后世输送了大批量的人才,都成为了中国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来源:神州·下旬刊

感谢老师的古文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以上是出国留学网的感恩老师古代名言

激励好人好事的素材

搜索百度文库里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都很不错.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1、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事迹介绍: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

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核潜艇是集核电站、

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介绍: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

年轻时在外打工,

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

73

岁的

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

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

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

年,

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

从那时起,

73

岁的他就将自

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

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

50

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

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

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

直到

捡回一大堆破烂。他

17

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

“吝啬”的连一个馒

头都舍不得买,

可捐资助学总计

7

万多元,

资助了

100

多个学生。

刘盛兰一直没进

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

4000

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2014年全国注册建造师考试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计价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

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

这么多年

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

2013

8

月,因为肾病,

刘盛兰住进了医院,

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

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

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3

、陈俊贵:守墓老兵

颁奖词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

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

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事迹介绍

陈俊贵,男,汉族,

55

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

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

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1

980

4

6

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

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

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

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

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

4

年冻

伤治疗后,

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

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

希望陈俊贵可

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

多方打听无果,

1985

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

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

多年里,

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

终于,

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

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

2005

10

月,

陈俊贵赶赴罗田县,

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

“对不起,我来晚了,

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目前,

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

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

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

“我不仅可

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4

、段爱平:老百姓的贴心人

颁奖词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刚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

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

贴近百姓的心。

事迹介绍

段爱平,女,

57

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

任。

1998

年,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

下来赚了几十万元。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

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

1999

年,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

上任后,段爱平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

间陪肝癌晚期的老伴,

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

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

改造全村电

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

去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

的肌肤,

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

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

就是这样,

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5

、沈克泉、沈昌健:

“油菜花父子”

35

年追梦路

颁奖词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

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

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事迹介绍

沈克泉,男,享年

74

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沈昌健,男,

46

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

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

3

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

菜,

将其带回家乡播种,

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

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

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

一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

.

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

沈克泉培育出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

上世纪九十年代,

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

当地部门对沈克泉

进行了罚款、

拘留。

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

在没

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

1996

年,

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

沈昌健卖掉中巴,

带着卖车款回家投

入油菜研发。

2004

年,

沈克泉父子繁育的

“贵野

A

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2007

年,

沈克泉带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

“独闯”

在武汉召开的第

12

届国际油菜大会,

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9

年,

沈克泉去世,

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

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

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

如今,沈昌健的“沈油杂”

202

819

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

里有

300

个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

200

元;

300

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

万多的工钱,

马上要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

对于已经

35

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

健一家而言,

“吃饭靠田,科研靠借”

.

几十年来,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

150

多万元,

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

可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债,

“几乎所有亲戚都

借遍了。

”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

35

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

会卖给种子公司,

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

自己的油菜育种

路也许得“慢慢走”

,

但怎么也会走下去。

6

、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颁奖词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

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

多的灯火。

事迹介绍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

年,

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

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

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

而是毅然回到西藏。

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

喜马拉雅山脚

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

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

了孩子们不停课,

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

背起糌粑上路;

为了把学生

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

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这些年来,

为了教好孩子们,

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

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

2013

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

,

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

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

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

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

30%,

变成到今天

入学率

95%.

她教的孩子有

6

名考上大学、

20

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

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

7

、胡佩兰:

20

年来坚持每天出诊

6

天的百岁仁医

颁奖词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

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

世良药。

事迹介绍

胡佩兰,

女,

98

岁,

解放军

3519

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坐诊医生。

1944

年,

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

70

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

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

胡佩兰生活节俭,

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

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

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

50

多个“希望书屋”

.

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

2013

7

月,

98

岁胡

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

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

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

因为慕名

找上门的病人多,

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

对患者也极有耐心,

给病人开药,

很少超过一百元。

如今,

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

耳朵也不如以前,

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

耳朵里放着助听器,

听不清的地方,

便由旁边

的学生解释。

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

“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

够,

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

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

不管面对哪一

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

直至今日,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连续坐诊

20

年,

坚持每周出诊

6

天,风雨无阻。

8

、姚厚芝: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

3

年绣出《清明上河图》

颁奖词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

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

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事迹介绍

姚厚芝,女,

38

岁,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

1999

年,

姚厚芝嫁给了王以朝,

婚后一起赴山东煤矿打工。

随着两个孩子的

出生,姚厚芝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

2006

年,一场病魔突袭,彻底

摧垮了这个家。

姚厚芝查出乳腺肿瘤,

需立即做切除手术。

面对高额的手术费,

姚厚芝选择

了“药疗”

.

几年下来,病情没有丝毫好转。

2009

2

月,姚厚芝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坐车辗

转十余小时,

咬牙花

2800

元购回一幅

6.5

米长的十字绣

《清明上河图》

十字绣样。

这次的“先斩后奏”

,

让一向疼她的丈夫火冒三丈,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

芝有自己的想法。

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

17

个小

时。

2012

7

月,

经过

3

年零

5

个月的昼夜追赶,

这幅共需

127

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

《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有收藏家上门出

20

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

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

孩子们上大学的钱就不用愁了。

姚厚芝的儿子王锐读初中,

女儿王琼读小学。

王锐说长大了要当医生,

给妈

妈治病。

不善言辞的丈夫,

不知道怎么劝说妻子,

本身患有肝病的他只是拼命地

下井,希望能早点挣够钱给妻子治病。

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

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

22

米、

0.85

米的

《清明上河

图》十字绣样。这幅刺绣的难度、时间和价钱是第一幅的好几倍。姚厚芝偷偷找

以前的工友七拼八凑了一万元,

瞒着丈夫说只花了两三千元。

她怕丈夫心痛和着

急,因为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从

2006

年到现在,姚厚芝花去的医药费已达

10

多万元。

如今,王以朝仍在山东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姚厚芝说,

第二幅《清明上河图》已绣了快

6

米。希望老天能再给她

3

年时间。她现在就是一

个与时间赛跑的人,

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

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

只是

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9

、方俊明:迟到的荣誉,不悔的信念

颁奖词

: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

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

有人的面前。

事迹介绍

方俊明,男,

56

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

8

月,

28

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

骨折,

高位截瘫。

直到

2013

11

月,

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

28

年的见义勇为荣誉

称号。

方俊明救人当年,武汉市尚无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被“救”男孩的家

庭始终不愿出具书面证明,

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

对于这样一

位“英雄”

,

他所在单位,原武昌车辆厂,只好比照工伤来处理。

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

1993

年成立,

但奖励对象为

“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

员”

.

这两年,有人问方俊明有没有见义勇为证书,

“我觉得蛮尴尬,只好把报上

的报道拿给人家看。

这些年来,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母亲

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

2013

年,

一部话剧上演后,

方俊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应方俊明要求,

武汉市通过收集材料,

确认方俊明当年行为属见义勇为,

并颁发见义勇为先进分

子荣誉称号。

虽然荣誉迟到了

28

年。但方俊明从来没有后悔那次行动。一个家庭的艰辛,

一个生命的委屈,这一切都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

10

、龚全珍:将军梦,守护情

颁奖词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

辽阔。

一生追随革命、

爱情和信仰,

辗转于战场、

田野、

课堂。

跨越人民的敬意,

高中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的试题 急急

2008年新课标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汇编

1.(2008,广东文科基础)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500人会议 D.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A

解析: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2.(2008,天津)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免役收庸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纳庸代役是唐代实行的政策,和王安石变法无关。

3.(20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下列词句

①休养生息 ②杯酒释兵权 ③犯颜直谏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答案:C

解析:萧何为西汉初的政治家,西汉初期出现“休养生息”的政策。李世民继位后,提拔曾反对过他的魏征做了谏议大夫,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范仲淹为北宋名臣,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政知事,以改革时弊,在其《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中国十一世纪进入了北宋中后期。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政知事,主持变法,变法增加了政府收入,使得北宋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4.(2008,四川)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B.均输法C.免役法D.市易法

答案:D

解析:材料要求回答直接损害商人利益的法令,A项限制了高利贷的盘剥,B项均输法教材没有讲到,C项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D项限制了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2008,广东文科基础)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答案:D

解析: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先定论”都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5.(2008,上海单科)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答案:A

解析:19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6.(2008,四川)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比较分析能力。俄国是废除农奴制,沙皇的专制统治依然存在,所以BC项错误,改革前两国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所以D项错误,其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7.(2008,全国I)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属于难题。注意题干中时间限定词“1878年”和关键词“10种新事物”。这些新事物,大多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例如照相机、电报、报纸、学校、信箱等,不是简单的经济,而这些内容又不足以确定全盘西化。故排除A和C。富国强兵固然是明治维新的目的,更是位居首要的改革,但和材料主题还有些距离。文明开化指的是明治时代主动学习西方,西洋文明传入,新事物如八面来风涌入日本,引致在制度及文化上出现巨变的现象。材料本身体现的也是儿童广泛地接受新事物,这也属于文明开化。综合考虑选D。

8.(2008,上海单科)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答案:D

解析: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被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9.(2008,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立军功;努力耕织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及商鞅变法等重点内容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第(2)问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及商鞅变法的特点的掌握及理解。

10.(2008,广东单科)(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

答案:

(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

(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统治者封建化的改革。第(1)问,依据材料归纳概括。第(2)问,考查史实的记忆能力。第(3)问,“改革措施的溯源”即改革的背景,应从北魏孝文帝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北魏统一北方、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民族大融合的趋势等方面分析。改革对后世的影响,应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作答。

11.(2008,江苏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⑴汉族和鲜卑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

⑵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⑶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第(1)问体现汉与鲜卑之间存在矛盾;第二问考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第(2)、(3)问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和概括,体会改革的艰难和改革起到的效果。

12.(2008,天津)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

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面阵等课程。

(3)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2分)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3分)

材料三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 合计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3 10 180

(4)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4分)你怎样评价?(2分)

材料四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5)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6)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

答案:(1)儒家学说(四书五经)。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2)内容专取四书五经,文体采用八股文。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加强了专制主义(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3)洋务派。适应了洋务运动需要,培养了翻译、军事和科技等实用性人才。

(4)添设西学课程,科目设置全面,经学仍占据重要地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5)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理性主义的影响增强)。德国科技高度发展,如电磁波、X射线、发电机、内燃机等;出现许多新兴工业,如汽车制造、电力、化工等;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工业产值居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6)要加快社会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解析:(1)此题考查中国社会主流思想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间的关系。学而优则仕是解题的关键点。(2)考查明清和唐宋相比发生变化的部分,主要是明代科举制的主要内容,只要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即可。(3)考查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以及其创办新式学堂等的内容和历史作用。(4)考查20世纪初清王朝在自救运动中的教育近代化方面的内容。从其教育内容看,和以前的封建教育有很大变化,这既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的一面,也明显表现了中国近代教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5)这一历史阶段德国从文艺复兴的德意志自然科学开始发展和传播到第二次科技革命,其教育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教育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

(6)考查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的认识。要抓住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一主线。

13.(2008,北京)某班学生举行“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材料一:王安石变法与民生

发言引用了《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1)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 、 。(4分)

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4分)

主题发言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变革

发言引用了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兴人才、开学校方面有什么共同点?(4分)结合这一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4分)

主题发言三: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

下面是主题发言的片段:1929年10月,一片繁荣的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价狂跌,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但政府没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胡夫总统的名字成了贫困的同义词。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地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助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共公工程,雇佣了数百万人,使中国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3)请结合上述发言概括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政策的特点并加以评价。(8分)

主题发言四:世纪伟人邓小平

发言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诊断:

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和平。”

(4)请解读②、③、④诊断,完成主题发言稿。(12分)

(提示:下文划线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案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诊断的解读都可以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坚决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

关于新时期的外交,

总结:

答案:(1)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2)开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可从新式人才、新式学校等方面举例阐述其作用。如:詹天佑留学归国,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促进了近代交通工具发展。戊戌变法时开办京师大学堂,促进近代文化教育发展。

解析: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社会救济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政府对经济采取国家干预的宏观调控措施,而这些措施对于恢复社会生产,促进美国经济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3)特点:社会救济与提供就业相结合;政府干预。

评价: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负担,稳定了社会秩序;刺激了消费和生产,促进了经济复苏。

(4)答案要点举例:(从内容或作用角度作答,观点正确,内容具体,即可得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

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这种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既符合于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邓小平是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解析:第(1)问,从材料“各令出钱雇人充役”,可以看出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募役法”;“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方田均税法”。结合教材内容,可知推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

第(2)问,结合教材,可知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近代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派遣第一批30多名留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些措施对于近代科学和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第(3)问,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社会救济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政府对经济采取国家干预的宏观调控措施,而这些措施对于恢复社会生产,促进美国经济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第(4)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是关于“文革”结束后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②是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方针政策。③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而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是新时期我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4.(2008,上海单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

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

买卖人口,

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

我们穷人的头上,

挥舞着鞭子?

(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l分)

(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分)

(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

答案:(1)农奴制。

(2)批判的,农奴制是极其落后、残酷的制度。

(3)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拥有财产、改变职业、参加选举的权利(或享有财产、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地主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赠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诗歌中“买卖人口”、“沦为奴隶”等信息,可知当时的俄国存在农奴制。诗歌作者强烈控诉了农奴制的罪恶。联系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措施,可分析出“人民”的地位发生的变化。

15.(2008,海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圆柱形红色礼拜帽是神圣的宗教和帝国的象征。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凯末尔担任总统,选择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现代化道路,推行改革,但遇到巨大阻力。1925年凯末尔下令,禁止戴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改戴欧式礼帽。但这一禁令受到广泛抵制,随后政府规定戴土耳其礼拜帽有罪。此举引起强烈不满,在一些地方甚至引发公开抗议和骚乱,但均被凯末尔镇压,有些人被处以绞刑。经过凯末尔政府一段时期的强力推行,终于有不少人开始戴欧式礼帽,从而告别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

——摘编自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的关系。(2分)

(2)分析凯末尔政府禁戴礼拜帽与辛亥革命后中国剪辫运动的异同。(6分)

答案:

(1)服饰变化反映了社会变革,有助于社会变革;社会变革带动服饰变化(2分)

(2)同:发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辫子和礼拜帽都被视为旧时代的象征;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意在加速社会变革。(4分)

异:前者侧重于改变传统习俗以利于学习西方;后者主要针对国内民族压迫(2分)。

解析:本题是考查土耳其改革,以服饰变化体现社会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第(1)问注意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的相互关系,不是只说一个方面,并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2)是中土相似事件的异同,要注意找出二者之间的可比点,这是做题的关键,可经从时代背景、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回答。

16.(2008,宁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恩那个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拜托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9分)

答案:

(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

(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国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解析:此题重在考察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第一问康有为的主要观点,要抓住材料的主要意思,稍加概括就可。第二问比较二者的共同之处,在改革这一方面的比较,无外乎背景,目的,性质,方式,内容,结果,影响,评价等。只要找到这些比较项,就能顺利作答。

写一篇关于治学的作文 800字左右

治学需注意积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语出荀子的《劝学》,荀子用靛青比喻那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后起之秀,而用蓝草比喻他们的导师和前辈。我理解这句话的真意是鼓励青年人在事业上超过前人。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愚昧时代,发展到今天征服太空的文明时期,每一个世纪、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英雄。他们大都在青壮年时期功成业就。他们年轻,稚气未脱,阅历浅,却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超过先哲,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戏剧,名垂青史,万古流芳。而他们的学生也像他们一样,又超过他们,推动人类的进步。就这样后浪推前浪,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

广义相对论的发明者爱因斯坦,早在求学时代,就攻读了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全部著作,吸取了经典力学的精华。他非常敬重牛顿,但从不迷信前人。他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终于指出了牛顿力学的错误。不错,正如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爱因斯坦是喝牛顿奶长大的。”他出于蓝;他敢于向牛顿挑战,为人类的进步,打倒作为偶像的牛顿,他胜于蓝。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科学家,早年求学于著名画家佛罗基奥。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从画蛋开始,稳步攀登绘画艺术高峰。他虚心向老师学习,但也注意摒弃老师错误的绘画技巧和方法,不到四年时间,就超过了名扬四海的业师佛罗基奥。一次,佛罗基奥被邀请为一个教堂画壁画,他画完了基督和两个天使,让达·芬奇画第三个天使。达·芬奇从容不迫地拿起画笔,只用了半天时间,一个雍容典雅、栩栩如生的天使便飘然降落在教堂中。佛罗基奥大为惊讶,自叹弗如。从此,这位威震画坛的一代宗师再也没有拿起画笔,转而研究雕塑了。可见,青年人是完全可以超过前人的。无数伟人的生平证明了这一点。

有后来居上的雄心壮志,还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虚心向师长学习,用人类全部的精神财富武装自己。青之所以青于蓝,因其取之于蓝;青之所以取得胜利,赢得“胜于蓝”的美名,离不开蓝的栽培和哺育。

我国25岁的女博士黄斌,在英国留学期间,以其对事业兢兢业业、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受到了英国著名科学家、对中国人民怀有友好情谊的森德兰教授的重视。森德兰教授已年逾花甲,身体不好,但他慧眼识才,非常珍惜黄斌这棵破土而出的新苗,主动提出亲自指导黄斌,使她早日获得博士学位。黄斌在老师的帮助下,埋头书堆,昼夜苦读,在学业上突飞猛进。森德兰教授将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黄斌。为了黄斌早日成就学业,他停下了自己手中的著作,放弃了休假和出国讲学的机会。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黄斌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写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然而,她研究的结果,恰恰与导师的理论背道而驰,她所取得的成果,推翻了主宰生物学界15年的森德兰构造。森德兰教授非常高兴黄斌超过自己,到处宣讲她的理论,并且打破了民族偏见,冲破了重重阻挠,帮助黄斌平安地回到了中国。黄斌回国以后,在科学院为她举行的欢迎会上,第一句话就是:“我所成就的一切都归功于我敬爱的老师。”

我赞美青于蓝草的靛青,我更赞美将自己的一切传给靛青的蓝草。

我相信,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土地上,一定会涌现出千千万万个像黄斌一样锐意进取的后生和像森德兰教授那样高尚无私的前辈。经过新老两代人的共同努力,祖国“四化”的千秋大业,必将成为我们民族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

今天关于“留学劝学申诉材料”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留学劝学申诉材料”,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标签: 留学材料

留学劝学申诉材料_留学劝学申诉材料怎么写由留学帮手网留学材料栏目发布,感谢您对留学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留学劝学申诉材料_留学劝学申诉材料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