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高中留学手续(三亚高中留学手续流程)
- 高中留学
- 2024-10-30 09:23:01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三亚高中留学手续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三亚高中留学手续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文章目录列表:
1.俄罗斯大学留学怎么样?治安真的很差吗?俄语很难学吗?回国后工作容易找吗?就业发展前景如何呢?去那儿2.霍英东的资料
3.郑州高中(不是初学)有关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谢谢 我给你高分
4.跟有钱人做朋友是什么感觉?
俄罗斯大学留学怎么样?治安真的很差吗?俄语很难学吗?回国后工作容易找吗?就业发展前景如何呢?去那儿
我争取简单扼要的回答你!
俄罗斯留学最大的优势是低门槛,低费用。就是一年 6-8万全部费用就能上名牌大学(国际排名和北大复旦清华差不多。),入学要求只要有高中毕业证,会考成绩合格。
治安绝对不差,但肯定没有北京上海好。但莫斯科圣彼得堡都是国际性大都市,有警察巡逻,市民素质高,总之,留学期间,你的人生安全不用担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俄语的原生环境,日常生活工作都要用到俄语,加上俄罗斯老师教学方法很灵活,只要想学,都能学好。
回国好找工作吗?现在中国留学生太多,早不是九几年,两千年初的香饽饽了。所以一切靠自己。我直说简单的一点,俄语学好了,工作绝对不差!
就业前景主要3个方向:1,对俄外贸还有电商,这块比较火。2,俄罗斯独联体国家外派员工,收入不菲,就是要远离家乡哈。3,政府外事办等。
留学弊端,和毛子生活久了,会变得轴。
希望对你有帮助,众雁留学。
霍英东的资料
霍英东传奇一生
苦难的童年
霍英东原籍广东省番禺县,1923年5月10日,出生于香港一个水上人家。祖父霍达潮,曾拥有大风帆船,来往于省港澳之间,从事货运生意。但当霍英东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家境已相当困难,全靠父亲租船驳运货物维持生活,入息不多,生活艰辛,他们全家穷得连鞋都穿不上,无论寒冬酷暑,都是赤脚行走。有一次过旧历年,他父亲第一次穿双新鞋上街,在小摊档把鞋脱了,蹲在凳上吃粉,吃完双脚落地便走。回到船上,才发现竟然没有把鞋穿回来,因为向来没有穿鞋的习惯。
那时没有天气预报,水上人家生命毫无保障。霍英东的两个哥哥就在一次台风中沉船丧生,一个5岁,一个7岁。他的母亲幸被叔父救起,但不久他的叔父也在风浪中翻船淹死。大约是在霍英东7岁那年,父亲患病不幸去世,年仅40多岁。因为染病时间很长,天天用中草药治疗,把本来就很有限的一点钱都花光了,死后只草草地埋在青衣岛上。
父亲去世以后,霍英东一家生活更加困难了。那时,他还有一个9岁的姐姐,一个5岁的妹妹,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他母亲身上。
母亲是一位顽强、刻苦、勤奋的人,在那多灾多难的日子里,她没有被生活的重压折服,而是挺直腰杆,辛苦操劳,把丈夫遗留下来的驳运生意继续经营下去。这驳运生意就是与外海的货轮接洽,代它们把货物用小舢舨运到岸上来。当时接运的主要货物是煤炭。霍家自己没有驳船,从轮船货主那儿把生意接下来,然后分给舢舨客驳运,从中赚取微薄的佣金。因为霍英东父亲在世时人缘很好,母亲又豁达得体,多数的货主和舢舨客都颇为同情这一家孤儿寡母,日子倒也还能勉强维持下去。
霍英东的母亲虽然自己目不识丁,但希望自己的儿女知书识墨。大约在霍英东6岁那年,便由别人背着去拜师启蒙。接着在帆船同业义学就读,那是免费的,他家住在船上,随处漂泊,上课很不正常,有时放学后连船也不易寻找。到第三班时,转入敦梅小学。这间小学是要收费的,其中有一个免费班,但仅招收30人。学生要作一篇文章应考,霍英东还是考上了,而且在录取的名字中,第一个便是他。后来,他又转读皇仁书院。书院的学制是倒过来从第八班开始的,相当于初中一年级。那时,书院的第八班,共招三个班,每班30人,但大多数是经过老师、家长及各种关系介绍入学的,真正通过考试录取的不足10人。应考时也要求作一篇文章,霍英东也是第一个被录取了。
霍英东在校读书很是勤奋,成绩总是排在前几名。他后来回忆说:“那时我读书十分专心,总是不甘落后,偶有成绩落在第三名以下,自己便觉脸红。”在皇仁书院,零英东算是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教育,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之外,他还广泛阅读了不少文学作品,如《金银岛》、《鲁滨逊漂流记》等。那段日子,他的生活是相当艰辛的,因为皇仁书院学费很高。为了省下一点钱,霍英东常常不坐电车,花半个钟头急步上学。在学校里他最喜欢的课外活动便是踢球,大概因为他当时身体比较瘦弱,想炼出一副强健的体格。不过,他不敢踢得太久,总是匆匆地踢三几十分钟便急着跑回家,因为要回去帮助妈妈记帐和送发票。他后来回忆说:“这种紧张生活,经常弄得我筋疲力尽,头昏眼花,甚至神经衰弱。不过,这对于我又是一个极好的锻炼,使我后来走出社会以后,不管生活多么艰辛,工作多么繁忙,自己也不怎样畏惧,倒是能够从容对付。”
霍英东在皇仁书院读到第三班,算来这已是高中毕业,进入大学预科。此时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本开始进攻香港,霍英东的学业也被迫结束了。
在香港沦陷的日子
日军占领香港时,霍英东母亲和人合伙购置的“兴和”小火轮给日军征用了,生活没着落,他也失学了。和当时许多人一样,初时靠摆卖家里的衣服杂物度日。不久,生活又迫着他到轮船上去做火夫。轮船是烧煤的,他做铲煤工,这是他的第一个职业,那时他才18岁。
霍英东干得非常吃力,回到家里全身骨架像散了似的,倒下床就呼呼入睡了。只干了9个月,在老板裁员时给解雇了。
不久,霍英东花了10元日本旧军票,托人介绍到太古船坞抡大锤打铁。霍英东虽然当过火夫,但还是干不了这种要求极严的重活。接着又有人叫他转到风炮铆钉处,霍英东抡起那吧吧直叫的风炮,震得双手一直打抖。于是,又吹了。
1942年夏天,日本军队扩建启德机场,征集大量劳工,霍英东经在机场里做事的朋友介绍,进了机场当苦力。工钱是每天七毫半,因粮食奇缺,每人每天配给六两米,扣去二毫,实得五毫半。机场在九龙,早上七点半上班,要提早两个小时出门。傍晚放工,走路回家又得花两小时,每天都干得筋疲力尽。
那时,他很想学一门技术,有了一技之长,就不用这样天天做苦力了,但是学什么呢?有一次,他提着50加仑重的汽油桶,因为力气不足,压伤了指头。有一个好心的主管见他身体瘦弱,劝他不如干别的工作,霍英东便趁机提出学开汽车,主管竟然答应了。
霍英东真是喜出望外,心想学到技术可以返内地开汽车,离开沦陷的香港了。但那时的人很保守,不愿教。学师的照例要先干一两年杂务,然后才学技艺。他因此只能在旁留心看师傅如何操作,这叫做“偷师”。每当师傅察觉到,便立刻借故支开他,叫他拆电池。当时轿车很少,日本人出入也只是坐货车,晚上停放在机场上。一天,下午5时多了,车已停好,霍英东洗车时,看见有辆车的车匙仍留在那里。他便爬上去,把火打着试开汽车。但刚巧停车时车轮歪斜着,汽车启动撞到另一部车上。日本人知道了,把他毒打一顿,这份工也丢了。
不久,霍英东进了太古糖厂,在化验室工作。他做惯粗工,笨手笨脚的,常常把玻璃器皿打碎。想多学点技术,常常弄出点事。一次,和另一学师仔用硫酸学制氢气,并用火点燃,氢气将空气中的氧气混合,轰隆一声巨响炸开了,他满脸玻璃碎片。糖厂的人以为是炸弹爆炸,结果又被厂方辞退了。
日本占领香港时,全港实行米粮配给,他又到仓库去干磅米工作,叫做“打哩”,就在西环货仓处上班。初时以为秤大米不难,干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他在这边过磅,仓库在那边验收,还要赶火车运往新界。一批苦力扛着米包排长龙,等着过磅,要称准180斤一包,多了不行,少一些仓库又不肯收,手脚稍为慢些,排队等候的苦力就紧催,这份差事也难干下去。
1942年,母亲倾其所有,连金链也卖掉了,和其他13人合股,在湾仔鹅颈街开了间杂货店,取名叫“有如”。其实本意名为“有和”,但登记办证时写得太潦草,误写为“有如”,也就将错就错。
这家杂货店由霍英东管理,每天早上六时多开店,洗漱刚毕,顾客便陆续蜂拥而来。有时一下子来十多人,都要招呼妥当,站在路边兜揽住,免得顾客跑到别档去。一个顾客往往要买几样以至十多样,什么蒜头、豆豉、咸菜、咸鱼等等。他拿着秤,手势要快、要靓,不然,顾客便不满意,说给少了。在机场干活虽然吃力,但不必动脑,在杂货店里却整天要料理这样那样。就是吃顿饭也不得安宁,得站着吃,随时准备招呼顾客。
到了晚上10时,伙计纷纷放工逛街,霍英东还得留在店里煮酱料、添甜醋,调制酱油。日军占领时期,样样都缺,都得自己制作。深夜12时了,还要封盖好一切杂物。店内老鼠横行,什么都咬,蚝豉、发菜……样样都要收拾好,才能离店。一年365日,天天如此,一个小时也偷闲不得。
在这段日子里,霍英东起早贪黑,奔波劳碌,但“那是经营生意的好训练。”由于他细心精明的经营,杂货店的生意日渐兴隆。这段生活,对霍英东是很好的磨炼,他从中获得经营管理的良好训练,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灵活的处事方法。
重操父辈的驳运旧业
但杂货店的工作毕竟是太繁杂、太劳累了。1945年战争结束,万物更新,各行各业逐渐活跃起来,运输业自然急需发展。霍英东和他母亲都看准了这个时机,毅然把杂货店顶给别人,得了7000元,决心重操父辈的驳运旧业。
那时摆在霍英东面前的,有两条出路:一是平平稳稳的路,也有过这样的机会。他曾申请到太古洋行,当个文员,已被复信接纳,月薪300港元,这在当时还过得去。文员生涯,“朝九晚五”养妻育儿,只要不出大差错,论资升职,可保生活安定。另一条是坎坷的路:暂时帮母亲搞运输,再寻求别的机遇。这虽前途叵测,但他不甘平淡,终于选择了后者。
帮母亲做驳运生意,霍英东管帐,没有工资,但一家人的生活费用母亲全包起。家庭环境仍很艰难,但总算比过去好一些了。要强好胜的霍英东自然不以此满足。他认为,看准和抓住时机找到出路是极其重要的。当时的香港只有一种生意好做,就是处理战后大量物资和沉船。他非常注意宪报上关于战后物资拍卖的消息,及时标购那些只需小修的小艇、廉价的舢板、海军的机器等,然后迅速转卖出去。由于他缺乏资金,难以放手大干。有一次,他看准一批海军机器,并且以18000元中标。他兴高采烈回家请母亲凑钱交款。想不到母亲断然拒绝。霍英东借贷无门,眼看到手的一笔大买卖落空了。人急智生,霍英东找到一位工厂老板,商量租借其仓库存放机器,老板看了机器,同意租仓;霍英东看老板对机器很欣赏,提出可以卖给老板,老板开口愿出4万元,霍英东求之不得,迅速成交。1945年至1948年间,霍英东净赚22000元。这是他在拍卖剩余物资的数年内赚的一笔大数。回忆这段往事,他不无感慨地说,这确是很好的机遇,如果那时我有足够的资金,就可多赚几大笔了。
东沙岛冒险
1948年,霍英东25岁,正是人生中富有浪漫色彩的岁月。有一天,他听人说:东沙岛一带的海底有大量的海人草,那是制造胃药的原料,何贤在澳门有间公司收购,每磅1美元。霍英东听了,很想试一试。但未出过远海,又缺乏航海知识,母亲也极力反对,他却下定决心,与别人合股,成立公司。他以刚投标购进的机帆船入股,折价3万元,加上其他人投资,筹得10万元。他在香港长洲招了渔民80人,给了些安家费,连同船员,共90余人出发。
那时东沙岛属广东省管辖,出海执照须由广东省建设厅签发。由于未办好出海手续,船到三门关,被海关扣留。船上的工具舢板、锚、救生艇等,海关说是货物,都要扣留。90多人困在船上,滞留了10天,带去的咸肉,咸鱼都吃光了。后来转去汕尾,途中又遇上风浪。所招渔民,多是海陆丰人,汕尾是他们的老家,许多人不告而别,纷纷散走。霍英东只得在汕尾重新招一批人。经过一番周折,才终于启航出海。
他们终于到达了东沙岛。船一靠岸,顾不得远航疲劳,霍英东立刻带领船员搬运物资上岸,搭起住所,建立贮存海人草的仓库。能够顺利到达东沙,这对霍英东来说当然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是,他们登上的不是什么“金山”。而是“地狱”。
打捞海人草,不像在陆地割草那么轻松。这种海藻生长在三、四米深的海底珊瑚丛中,他们缺少必要的潜水工具,只自制了潜水眼镜,在水底能看见海人草,每个人吸上一口气潜下去,没采到多少海藻就急着浮上水面,靠着船舷喘气了。有时那些珊瑚芒刺,又尖又硬,一不小心就会被割破,还得随时防备鲨鱼的攻击呢!这样浮上潜下的,翻腾扑登了一天,一个人也采不了半筐海人草。
当地天气酷热,太阳从早上5点钟就露出海面了,白天气温高达40℃以上,岛上没遮没挡,火辣辣的阳光烤得人的皮肤发疼。海滩被阳光晒得银白一片,眼睛也难以睁开。每人只有戴着黑色眼镜才能活动。在海上采捞海人草时,连竹帽也不能戴,整天任由烈日暴晒。每人只穿着一条三角裤,不出几天,就晒脱了皮。
有一次,霍英东他们从海上运海人草回来,突然狂风大作,波翻浪涌,船被打坏了,掌舵的也不敢驾驶,霍英东只好自己把舵,任由风浪漂泊。从白天到黑夜,风没有停止,船也不知道漂到了何方。大家非常焦急。忽然看见远方电筒亮了一下,霍英东知道那里就是东沙岛,真是喜出望外。于是,他和船员把正船舵,向着小岛驶去。这时风浪已经减弱,他们才脱离了险境。原来那灯光是一位伙计拿着手电筒到海边察看停泊着的小船被狂风刮走了没有。霍英东后来回忆说:“如果没有那一闪的救人之光,我们早就沉到海里喂鲨鱼了。”
岛上食用也非常困难,来时带的咸鱼、咸菜不多,原以为可以钓鱼,以鱼作肴,但海上全是大鱼,不到两天,钓丝全给咬断了。每天只吃白饭,饭量特别大。但带去的粮食也不多,十多天以后,就处于半饥饿状态。捱上一个月,许多人脸浮脚肿。
全岛能供饮用的仅有一口水井,水量不多,水味半咸半淡,平时水深仅半尺。除了用来煮饭和饮用,只能用少许洗脸嗽口。谁想冲个凉,只好等待老天下雨了。可惜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正逢旱季,下雨极少。从海上采捞回来,个个身上粘粘糊糊的,再和汗水混合,又腥又臭,没有淡水冲洗,实在难耐。更苦烟源断绝,船员们烟瘾发作,只好到垃圾堆里寻找那些早已沤得发霉发臭的烟头,捡来用水泡浸、晒干,再放到锅里炒一下,用纸一卷,聊胜于无。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月,也没见大陆的补给船到来。船员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终于散伙了。
霍英东后来只好雇用一批台湾人和琉球人。琉球人很能吃苦,这种非人的生活,他们也能捱得下去。最终靠着这一群特别能够吃苦的人,继续支撑了。霍英东在这个荒岛整整熬了六个月。
经管后勤事务的人,只列进帐,没有出帐,海人草陆续卖掉以后,说是仅够各种开支,一分钱也没有赚到。苦熬半年一场空,霍英东那时心情懊恼,但他认为这段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和毅力,对他以后的事业起了重要的作用。只要想起东沙岛的日日夜夜,不管处于怎样的困境和逆境,他也有决心和勇气去克服。
开拓房地产业新天地
香港光复时,人口才50万,以后陆续增加到100万。人口剧增,住房严重不足,加上工商业勃兴,形成对土地和楼宇的庞大需求。霍英东审时度势,认定香港房地产业势必大有发展。早在1953年初,他已开始经营房产业,成立立信置业有限公司。
那时英国、美国、加拿大及香港地产商都是整幢房屋出售的,由一个公司拥有整幢地产楼宇,非有巨额资金,很难购买,因而房屋不易脱手。过去美国华侨喜欢在九龙深水bu一带购置物业,作为祖业传给子孙收租。从买地、规划、建楼,以至收租,资金周转期很长。霍英东当时是向银行贷款建楼的,要付一分多利息,如果建成了才卖,人家不买,利息承担不起,自己只好“跳楼”。他于是一改过去的作法,将房地产工业化,兴建住宅、写字楼、商场综合大厦,分层、分单元出售,预售“楼花”,并提倡分期付款。这分层预售“楼花”和分期付款的经营方式在当时确是个大突破,此法大受买家欢迎。
当时引导买主察看楼宇的人都是有名的“负气佬”,他们对卖主很不耐烦,因为反复带人上高层楼宇介绍房舍情况,一天不知上下多少次,又往往十居其九生意斟不成,徒劳往返。霍英东有鉴于此,编印了小册子,对楼宇情况以及有关出售楼宇新措施广为宣传,便于买家了解,这在当时也是创举,收到良好效果。
霍英东精打细算,他算过一笔帐:那时租楼要交顶手费,一般一个单元7000元。一座楼如果以六层计,位置高,价钱可便宜些,一个单元才卖1.4万元,登广告预售,第一期交费7000元,余下7000元,每月缴交不到300元,两年可还清,与租屋无异。但买方却获得一个单元住房,是很合算的。所以广告一出,楼花很快便卖光了,其实楼房尚未开工。从建楼来说,比如建筑费需100万元,首期预付10%,只须先付10万元,以后在施工中分期付一定款数。楼房可卖二三百万元,净赚一二百万元。先收售价一半,这建楼费用早就解决了,资金周转很快。他收足定款后才动工,是万无一失的。但买方仍觉便宜,还是抢着买。往往认购之后,转手卖出,也有利可图。有人早上购个铺位,下午转手卖出便赚了钱。这说明房地产业是很有吸引力的,可把人们手上的钱都吸引到房地产业上来。
他首先买入使馆大厦,卖了280万元,赚得不少。以后陆续兴建的楼宇,他带头“卖楼花”,一时地产商纷纷效尤,成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一大经营特色。“卖楼花”加速楼宇的销售,加快资金回收,地产商易于筹措资金。那时一哄而起,全港都疯狂了似的,许多人卷进房地产业的旋风里。从1955年到1965年10年间,香港地产业蓬勃发展。
香港楼房过去一般不超过四五层。1955年香港政府修订建筑条例,准许建高层,房地产业发展更加迅速。当时香港政府一个星期拍卖12幅地,连续拍卖3年。在这期间,霍英东建起了全港第一座最高的17层大厦,随后几年,大厦遍布港九。在他名下的60多间公司,大都经营房地产生意。他担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会长,该会拥有会员300多名,经营香港7成以上房地产生意。目前香港许多富豪,大都是经营房地产发迹的。他的革新措施把香港房地产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就在当时他已预见到房地产业将有更大发展,提出“居者有其屋”的目标,目前在香港,这个目标已逐步实现了。他现在仍担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永久名誉会长。
房地产业的启动,推动了香港工业的发展。那时纱厂、搪瓷厂、水泥厂、船厂受经济不景气影响,难以支持。但工厂在市区都占地不少,有的纱厂占地几十万尺。这些工厂迁厂卖地建楼,一下子赚了大笔钱,工厂起死回生,又可扩大生意了。拆船厂无船可拆,货仓存货不足,都可卖地转搞房地产。这些重大变化都发生在1955年以后那几年间。高楼大厦一建,其他有关工业便带动起来。1959年香港的纱厂总共才38万锭,但到1967年就拥有90万锭了,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好。南洋纱厂搬到荃湾,一搬就发了。原来厂址所在地段繁荣了,建了楼房便赚大钱。
那时大家都争地盘。霍英东拆建利园山旧楼,收购了部分渣甸仓,牛奶公司货仓;海军船坞开投,他也投了标,这都是为了找地盘,建楼房。香港政府还开山填海卖地,他也承办开山填海工程。
房地产业不但推动了工业发展,也推动了旅游、商业、饮食业,还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使整个香港繁荣起来。
50年代以前,银行是不轻易贷款的,不收存款。汇丰银行早期就不收存款,要经有名望的人介绍才能开户。许多人士的产业,不是早已存足楼款的,而是把所购楼宇按捣(抵押)给银行,向银行贷款购买。楼宇按揭贷款当时便成为银行的主要业务。香港金融也随之日益活跃。
现在回头看来,霍英东当时采取的经营房地产业的新措施,在香港经济发展中确是重大突破。它不但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工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从挖海沙到承包工程
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建筑材料业,目光远大的霍英东,早已放眼于海底沙。掏沙能填海造地,挖深海床,又能取得建筑业所需大量海沙。但掏沙费工多,沙价又贱,盈利少,当时很多人都不愿经营。
挖海沙,初时干这行确也相当艰苦。用手工操作,铲沙很吃力,费工又多。每逢煤炭船到,挖沙的工人都运煤去了,就找不到工人。及后每年招标,由几十只帆船承包,3元多一立方码。船主先借一年工钱,往往一次扣不完,尚有余欠,他又要求再借,预支款总还不清。明年招标,又不能不再包给他,因此获利不多。
过了一段时间,不愿守旧的霍英东试图改革,他花7000元港币从海军船坞买来挖沙机器,用机械操作,效率大大提高。及后进一步改用机船掏沙,派人到欧洲重金订购了一批先进的掏沙机船,以后又亲自到泰国,向泰国政府港监,以港币130多万元购买了一艘大挖沙船,载重2890吨,每20分钟可挖取海沙2000吨,自动卸入船舱。此外,他还捷足先登,通过投标,承包海沙供应,自此掏沙业迅速发展,开创了挖海沙的新局面。
为了扩充设备,增强实力,他收购了美国人的太平岛船厂。从前只有外资吞并中国人的产业,这回却是全港最早由中国人收购外国公司的产业。他还收购了荷兰治港公司的大批工具,从事填海造地,承包国际性的招标工程。
过去香港的大建筑工程都是给外国公司承包的,香港建机场,法国公司中标承建。1947年到1948年兴建中国银行,也是英国建筑公司承办。初时霍英东承办建筑工程,有人说,你们不是工程师,又未学会计,肯定办不好。但他却成功地承建了不少工程,从未遭受失败,有的还是难度很大的重大工程,开创了中国建筑公司承办重大工程的先例。
最艰巨的工程,是承建世界上第一次设计的海湾水库淡水湖第二期工程。
淡水湖的第一期工程是由法国公司承包的。
由于亏蚀,承办了第一期,就甩手不干了。霍英东承建的是水库第二期工程,为水坝加高,那是当时全港最大规模的国际性招标工程。开投时,日本十多家公司合投一票,但计价比霍英东高出一倍。
这项工程技术要求甚高。水库工程已不简单,何况是在海湾建水库,每项工程要求都很严格。先拦坝抽干海水,坝外面为石,石上要铺五尺厚的沙,由于是斜面,沙铺放时容易冲歪,如何铺好,技术上难度很大,但他终于成功了。在承建许多工程后,霍英东对此更有信心了。
除此之外,他承包过上百个项目。做过填海工程,也建过码头、避风港,铺过海底煤气管道以及海底排污管道。
他也建造过水翼船。收购太平岛船厂后,他买了一只瑞士制的水翼船,并按其设计制造。烧焊时须将船体翻转,才利于操作。船体很大,如何翻转,很多工程师都感到为难。他们却有土办法,给船体安装上大木轮,即可翻转。
雄心勃勃的霍英东还把填海开港的事业向东南亚各国开拓,汶莱开港,槟城填海等工程也是他承包的。他开办的“有荣公司”连续在不少港口城市兴业,与国际上20多家公司竞争,往往稳操胜券。
把目光转向大陆
70年代在霍英东的生活历程中,是个重大转折。他的经济事业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时便把目光转向大陆。他一向热爱香港,热爱祖国,坚信中国人的才智甚高,勤奋有为,足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渴望祖国繁荣富强,并愿为振兴中华尽力。但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谈不上经济建设,他只好从体育事业着手,支持祖国尽早恢复在国际体育组织的合法地位,使中国体育健儿能登上世界体坛,一显身手,藉此振奋民心,推动祖国体育事业发展。
这与他从小爱好体育、特别是爱好足球运动有关。霍英东说:“孩童时,我便恋上了足球,在五光十色的梦幻中最令我心、醉神迷的,是那驰骋球场,受到万众欢呼拥戴的球星。”入皇仁书院读书时他爱踢小足球,但功课很紧,练脚时间不多。日军侵占香港,根本没有机会打球。光复后生活迫人,体育锻炼基本停止。从东沙岛回来,身体很糟。1954年开始从事房地产业,工作更紧张,每天仅睡三四小时,只剩102镑。这时他才警觉到要认真锻炼体魄,决意每天定时参加举重、游泳、网球、足球等项活动。
60年代前期,霍英东经常下场参加足球比赛。他组织的有荣小足球队和卓然队,在港澳地区是支劲旅,每年比赛近300场,连续10年风雨不改。他自己就是这支球队的中锋,而且颇有名气,因此香港足球团体都拥他为“大哥”。他经常身先士卒,带领年轻队友冲锋陷阵;在他43岁时第一次参加甲组联赛,首场比赛中他竟打进三球,一时传为佳话。他的足球队,每年活动经费都在100万港元以上,他也乐于支付。同时,他十分爱护球队的每一个球员。他打网球也相当出色,1972年至1977年间,曾六度获得香港网球公开赛双打冠军。他还参加过在英国温布尔登的老将双打比赛,虽然未获胜利,但却是第一个在温布尔登参加元老网球比赛的中国人。
正因为与体育有这样的渊源,70年代霍英东的爱国心就倾注于协助祖国体育事业冲向世界。他认为在国际竞技场上夺取金牌至关重要,是国家威力的体现。争取恢复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应有的地位,从而参与各项赛事,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个紧迫问题。但当时外有反华势力作梗,内有“左”的干扰,要解决这一紧迫问题,曲折颇多,阻力甚大。1974年霍英东曾邀请国际足联会长和秘书长到北京,官方竟无人出面接待。晚上9时,外宾抵达北京饭店宴会厅,大厅冷冷清清,仅霍英东与其长子震霆迎接。住房也安排在一般外宾住的中楼,不安排到贵宾住的东楼。霍英东处此尴尬境地,既迷惑不解,又无可奈何,只好多方解释。
尽管遭受这番挫折,霍英东仍然满腔热情,继续抓紧一切机会为中国体育走向世界而奔走。同年,当他以香港足协负责人的身份,赴伊朗德黑兰参加亚洲足协会议时,便立意先从亚洲足球协会打开缺口,争取我国加入这一组织。
当时联合国虽然已经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但国际奥委会及许多国际体育组织仍保留了台湾代表席位,我国仍被排斥在外。那时候,东西德、南北朝鲜都分别同时参加国际体育组织,也都分别参与国际体育比赛。而我国情况不同,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因而均以地区参加,台湾改个名称作为地区参加还是可以的。这样办,许多国家的代表比较容易接受。
关于恢复中国在亚洲足协中合法会籍的议题,照章应在60天前提出,大会前一天足协执委经已决定,本次会议不讨论我国入会的问题。我国家体委也认为不可能在这次会议上解决问题了。尽管如此,霍英东仍抱一线希望,积极争取。他想,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两年后才再召开会议,又得拖后两年了。但按照章程议程之外的问题,均不予讨论,除非有出席者四分之三以上人数支持,作为紧急事项,提出临时动议,才能列入议程。当天午饭时,霍英东再三考虑,决定四出活动,通过这唯一途径,争取列入议程。这次首先由伊朗代表在会上提出,应让中国入会。主持会议的会长是马来西亚的东姑拉曼。此事在会上经过约一个钟头的辩论,支持动议
郑州高中(不是初学)有关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谢谢 我给你高分
省重点有:郑州一中,郑州外国语中学,河南省实验中学
市重点有:郑州十一中,郑州二中,郑州七中,郑州九中,郑州六中, 郑州市第六十一中学 郑州市第七中学 郑州市第四十三中学 郑州市第八中学 郑州市回民中学 郑州市四十三中 郑州十九中 郑州六十三中 郑州四十七中 郑州十二中 郑州二十七中 郑州三十九 郑州六十五中 郑州市外国语中学 河南省实验中学
当然好的学校还是八中,七中,回中,四中,十九中,外国语中学,省实验中学
我只给你一中的资料吧 其他的可以百度一下 输入文字放不开
郑州市第一中学
郑州一中始创于1949年3月5日,几经沧桑,高中部总校校址位于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西路,高中部分校、初中部校址位于郑州市桐柏路35号。 郑州一中新校区在校生规模为3000余人,教职工200余人,占地331亩,建筑面积85400平方米。新校区以建成“起步走向世界”的名牌学校为标准,按50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要求建设,设计规划新颖,造型美观大方,具有“走向世界”的时代气息;既突出特色,又符合规范,既壮观气派,又实用方便。
中文名: 郑州市第一中学
外文名: No.1 Middle School of Zhengzhou
简称: 郑州一中
校训: 勤、严、实、真
创办时间: 1949年3月5日
类别: 公立高中
现任校长: 朱丹
知名校友: 任长霞、苏义脑、胡大白等
所属地区: 学校概况
郑州一中实验分校(老校区)位于郑州市桐柏路35号,占地75亩,建筑面积28000多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文化气息浓厚。 郑州一中195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1980年又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现状简介:有近80个教学班,近5000名在校生。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多人。学校长期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本着“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思想,以增大学生学习自由度,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理念;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主发展能力为方向。自1998年以来,郑州一中荣获“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依法治省先进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60余次。在高考中,郑州一中从1998年以来,每年升入重点高校的毕业生都在60%以上,其中每年被清华、北大录取的新生有15名左右。2002年学科竞赛更是全面丰收,在数、理、化、计算机等学科竞赛中,获省一等奖的有45人,有43人被保送到清华、北大等全国重点院校,3人被吉林大学外语专业特招录取。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郑州一中创建于1949年3月5日。由当时的市立一中、二中、三中及私立明新中校高中部在书院街合并而成,定名“郑州市立高级中学”,由市委宣传部长漆鲁鱼同志兼任校长。创建伊始,仅7个班的规模,学生249人,教 启蒙广场
职工26人。 1953年3月规模扩大,易名为“河南省郑州市第一高级中学”,同年9月迁至文化区。 1956年8月又迁至南阳路岗杜街。 1958年8月,市区公立中学统一编制命名,定名为“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195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作为郑州市唯一入选的重点高中) 1960年迁至桐柏路老校址。 198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2004年首批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5年迁至中原路现校址。 2005年、2007年、2009年连续三届被评为“中国百强中学”。
编辑本段学校领导
朱 丹 校长 明新楼
、书记 吴建财 副书记 郭建军 副校长 张一凌 副校长 叶玉昆 副校长
编辑本段学校地址
学校校址:郑州市中原西路182号 邮编:450000
编辑本段学校荣誉
1998年至今,该校取得以下荣誉称号(市级以上): 钟楼
国家级: 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中华杯”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组织奖 “三精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织奖 首届全国优秀校报校刊奖 省 级: 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 省卫生先进单位 省级依法治省先进单位 省教育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 省中学语文“十佳”青年教师优秀指导奖 省招飞先进单位 省文明学校 高中化学竞赛(河南赛区)先进集体 省中学生篮球比赛亚军 省中学生足球比赛第二名 省首届“大河新命题作文大赛”优秀组织奖 市 级: 树蕙楼
连年荣获市级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市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市科教兴郑单位 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 市级依法治市先进单位 市级“三五”普法先进单位 市级“畅通工程”先进单位 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 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 市级文明学校 市级“双拥”先进单位 市级体育达标先进学校 市中学生男篮冠军 市中学生足球冠军 市中学生广播体操比赛第一名 市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团体冠军 市中学生游泳比赛总分第一名 市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 市级优秀学生社团 市级优秀学生期刊
编辑本段校内社团
郑州一中留学社团 心乐团 游泳馆
摄影爱好者协会 爱心协会 校园广播站 校园记者站 校园电视台 心绘画社 心泉文学社 心声戏剧社 心时经济社 心舞舞蹈社 心韵诗社 艺术中心
心宇天文社 心馨心理社 心行书法社 心奕棋社 心援医疗社 心甄魔术社 心阅书社
编辑本段校歌校训
郑州一中校歌 桃李芬芳 体育馆
花朵鲜艳 辉映着我们青春的笑脸 名师荟萃 人才辈出 郑州一中 郑州一中 我们可爱的校园 向着未来 向着明天 向着未来 向着明天 向着明天 你和新中国一起诞生 下沉广场
金牌支撑着英才的摇篮 黄河翻滚着青春的浪涛 伴随着我们 伴随着我们勇往直前 向着未来 向着明天 向着未来 向着明天 向着明天 校风 田径场
实事求是 团结创新 精雕细刻 养之有素 学风 全面发展 勤奋好学 争先创优 朝气蓬勃 校训 勤、严、实、真
编辑本段·优秀校友·
任长霞,"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 苏义脑,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钻井工程专家 赵钟恒,原河南省劳动厅厅长 王劲松,美国蒙特利尔银行副总裁,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州一中杰出校友奖学金,使多位一中同学受益 周朝琦,原郑州卷烟厂党委书记兼厂长 于友先,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 薛杨,海南三亚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崇信,曾受毛主席、周总理接见的郑州蔬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 王同章,江苏理工大学教授,获国际发明专利 胡大白,黄河科技学院院长,著名民办教育家 孙海林,河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 孟春明,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 葛纪谦,原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张云汉,原河南医科大学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 王岭群,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作家 慕童,2010年获得第二十一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个人总分第一) 李争达,2009年获得第二十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肖清扬,2007年获得第十六届全国生物竞赛冠军 裴东斐,2006年获得第37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张浩炜,2006年获得第七届亚洲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杨保中,1992年获得第3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陈以昀,1998年获得第30届国际化学奥赛银牌 李林波,1993年获得第24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韩岩,1994年获得第2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曹志民,河南省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河南省历史论文比赛优秀辅导员称号。讲课风趣幽默,广受学生欢迎 于红,政史地组教研组长,郑州市青年教师教改新秀,郑州市优秀班主任,中央教科所优秀论文奖,深受学生爱戴。
跟有钱人做朋友是什么感觉?
我有个同学非常有钱,他父亲是某个地级市的首富,他经常开着法拉利911来上学,为了让我去他家玩,他还给我开出每天200元的工资。
我和他曾经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但因为太不开心,最后放弃了这段友情。
同学家里非常有钱,具体多有钱我也不知道,但他家所在的市是我们这里最富裕的市,而他家是那里的首富。
同学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也不喜欢读书,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读书有啥用?那些大学生还不是给我爸打工?”
在他父亲请了八九个家教以后,他以最低分进了我们学校,成了学校里最拉风的那种人,超跑一辆换一辆,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关键是特别会玩,哪家东西最好吃,什么衣服最新款他都如数家珍。
我家来自农村,和99.9%的同学一样,是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进来的,所以我们按部就班的读书打工。
我和他认识是一个偶然,那会我是学校艺术团的后勤,学校举行一个歌唱比赛,他也来报名。因为他有钱,自带的乐器非常好,所以他非常有人气。
虽然我以前听过他的名号,可是却没真正接触过他。接触下来才发现,他性子很直,人也很仗义,可能是因为有钱,所以非常大方,一掷千金。
他对我们后勤也很好,彩排的时候时不时给大家买奶茶、饮料、零食,所以大家也都很喜欢他。
到了比赛这一天,他穿得特别帅气,除了个子矮一点,简直就像一个明星,他上台以后,台下的女生尖叫不断。他唱歌不错,最后得了二等奖。
获奖以后他很开心,就请评委老师和整个社团的人去了市里面最豪华的日料餐厅吃饭,看到菜单我心里惊了一下,一份牛肉丼饭(就是牛肉盖浇饭)竟然要299!
他看出了我们的窘迫,大手一挥,直接点单,那顿饭我吃得很是忐忑,根本没吃出来好不好吃。
虽然活动结束了,但是他和我以及另外一个学姐还有联系,他总是时不时地找我们出去玩,有时候是去吃好吃的,有时候是去酒吧,当然每次都是他开钱。
一开始我也像别人一样,觉得富二代和自己做朋友是看得起自己,心里很自豪,也觉得很有面子,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觉得和他做朋友成了一种负担。
事情是这样的,那年暑假我因为要打工,所以就没回家,他知道以后就力邀我去他家玩。
他家那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具体不说了,容易被认出来),其实我一直想去,只是没有机会。
我当然是拒绝了,因为去了之后就意味着我不能打工了,也意味着下个学期我的生活费没有着落了。
他知道以后竟然说:没事,你就当你给我打工好了,我一天给你100块钱的工资。
那是2009年,一天100块算是非常高的工资了。
但是我心里却莫名地产生了一种屈辱,当时就拒绝了。
不过一会他又打电话给我,说只要我去,就加到200元每天。这个时候我那个学姐也打电话给我,让我和他们去。
我当时觉得他非常不尊重人,所以心里也有一股火,就坚决不同意。
他也觉得我生气是莫名其妙,所以整个暑假我们都没有任何联系,开学后的一天,我正从校外打工回来,就看到他开着跑车停在了我旁边。
他带着墨镜,吊儿郎当的样子,他向我招手,说:让你去我家你还不去,你打了一个暑假的工能挣几个钱?
我不想理他,扭头就往学校走,结果他竟然在后面穷追不舍,因为他的车子太过拉风,旁边的人像看好戏一样看着我,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看我不理他,就非常生气,后来天天找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在追求我,其实只有我知道,那是因为他从小有求必应,从来没人拒绝过他,所以他非要找回这个面子。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三下学期,他和我们学校校花谈了恋爱,才没空来找我。
本来我松了一口气,可是不知怎么地又传出我被他甩了的消息,很多学校的女生还在背后笑我,说我痴心妄想,想找个富二代。
我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别人不友好的眼神,那段时间差点就抑郁了,还好学业和工作都很忙,所以没有太多时间理会这些。
大学毕业后,我们就各奔东西了,毕业这些年,我们完全没有了任何联系,学姐倒是偶尔会提起他,说他父亲的生意越做越大,现在全家人都搬到上海去了。而他自己也已经在相亲了,对方也是一个大家千金,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2019年国庆节的前几天,我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一开口我就知道是他。他先是向我道歉,说十年前的自己太幼稚了,丝毫没有考虑到我的自尊心。
他又说他国庆节要结婚了,邀请我去吃酒。
我接受了他的道歉,也真诚的祝福他,但是却婉拒了参加宴席,因为对我来说,我们早已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又何必强行做朋友呢。
跟有钱人做朋友是什么感觉?我觉得得分人,有钱人有素质高的,也有素质低的。十几年前我同学就是那种素质不高的有钱人,和他做朋友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体验。
第一,有钱人都比较自我。
因为同学含着金汤匙出生,可以说从小就是有求必应,这样的人特别自我,和他在一起只能不停地迁就他。
比我我同学,平时我们出去玩的时候,都是他说一不二地安排,他们很少会考虑我们开心不开心,需不需要。
二、有钱人的消费观和我们不同。
在有钱人的世界里,花一两万就像我们花个一两百一样,我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常常觉得格格不入。
有一次我和同学去逛街,他一去就直奔名牌店,买的衣服和包都是上万的,而我只能看着。
就算他说他出钱给我买,我也不想要,因为觉得没必要。
三、和有钱人呆在一起久了,会失去自我。
有钱人不需要担心他们的前途,他们也不关心房价和物价,他们每天就是纸醉金迷,醉生梦死。
和他们呆在一起久了,会认为自己也不需要担心这些,如果有一天,有钱人不再给他买单,他就会抱怨世界不公平。
就像我学姐,现在同学结婚以后,他们在一起玩的时间也少了,她经常抱怨自己没有像同学一样好的出身,抱怨自己的男人没有同学一样有钱的父母,总之她不能再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了,我觉得很可惜。
总之,友情和爱情一样,也是要讲究门当户对的,如果不是一个层次的人,那么最好还是不要做朋友了,毕竟在我们对三块钱的白菜耿耿于怀时,他们已经拎着3万的包,开着价值300万的跑车,驰骋在拥有几十套房子的城市里了。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老公的朋友当领导的、当老板的很多,说白了非富即贵。我们做个烟酒店,和他们没可比性。他们每次打牌都要给老公卡红,老公一次都没要过(我老公不会打牌)。每次喊老公吃饭,有时间就参加,没时间就说清楚。我们也会时不时组局请他们。当然我们组局消费能力不能和他们比,他们也没嫌弃。
朋友们差不多每天都会到店里喝茶聊天,老公抽的胡蓉王,他们最撇也是软中华。他们互相装烟,从不嫌弃。只要有生意都是介绍给我们,我们保证价格公道、货品质量。
朋友们经常在店里喝茶,他们经常时不时带茶叶来店里,有时生意忙,他们还会帮忙给车上上货,顺路帮我们带货。总之我老公不善言辞,但是真的很幸运,有一帮好哥们儿。
我有一个非常有钱的闺蜜,跟着她我真是开了眼界,她经常开着911来接我去杭州大厦逛街,去西湖楼外楼大餐,经常送我高档包包和衣服,全程花钱带我出国 旅游 ,那种感觉就是爽极了。
张爽爽和夏巧是大学同学。张爽爽是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孩,但是父母恩爱和谐,她也就养成了大大咧咧、活泼开朗的个性。夏巧的爸妈都是大学教授,但是因为从小父母离异,虽然有良好的家庭条件,但是她却个性谨慎,没有安全感。
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两个女孩不同的性格。可是,就是这样个性不同的两个女孩却成为了好朋友。
初次见面,夏巧就觉得张爽爽穿衣打扮实在是太土了,决心改造她。
夏巧穿过的大衣,用过的包都送给爽爽,想要她改造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
而性格爽朗的爽爽觉得自己的穿衣打扮得确挺土,夏巧的东西又都是好东西,她欣然接受了夏巧的改造。两个人找到了供需上的和谐,关系一直融洽。
大学毕业后,两个人一起在一个航空公司上班,做了空姐。
随后不久,夏巧就嫁了人,跟老公白手起家。没多久生意就越做越大,那是08年,夫妻二人的月收入就可以达到上百万元。夏巧做起了全职太太,每天无所事事,也没有什么朋友。爽爽成了她唯一可以炫耀的对象。
只要一有时间,夏巧就开着保时捷911接上爽爽,两个人逛杭州大厦,买品牌衣服。然后去西湖边小众的餐厅吃饭。当时,爽爽还在做空姐的工作,一个月一万多的收入,跟夏巧的收入有了天差地别的差异。却跟着夏巧开足了眼界。
粗枝大叶的爽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夏巧送自己衣服就收着,请自己吃饭就去吃。还有豪车接送,不知道有多爽。
而夏巧也极乐意享受这种付出带来的快感。她喜欢爽爽听自己的话,接受自己馈赠的感觉。这种感觉让她有安全感,也满足了虚荣心。
可是,忽然有一天,夏巧发现爽爽不再是在自己控制中的那个女孩了,她有了自我意识,有了反抗精神,这让她措手不及,也愤怒不已。
第一次被拉黑银泰百货做活动,爽爽自己去买了一件风衣,兴高采烈地跑来跟夏巧显摆,夏巧当时就黑了脸:“你怎么买这么难看的衣服?”要求爽爽去退掉,爽爽自己却很喜欢这件衣服,不情不愿。虽然最终夏巧还是非拉着爽爽去退掉了衣服。却因为爽爽的反抗不听话越想越气,直接拉黑了她。
爽爽有些莫名其妙,感知力差的她都想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到三天,夏巧又偷偷加回了好友。爽爽心里也放下了一块大石头。这一次是第一次被夏巧拉黑,没想到以后动不动夏巧就用拉黑好友的方式对付爽爽。
又一次,夏巧请爽爽去香港玩,吃住行全包。夏巧想带着她去吃遍高档法餐、日料、意大利菜。爽爽却在街头的米线店站住了脚,非要吃辣的。夏巧气得不行,当场痛斥她:“这么多好吃的你不吃,到了香港,还吃什么辣的,真是没见过世面。”也就是这一次的不愉快,让爽爽第一次感受到不平等,感受到了仰起头看人的感觉。但是,除了稍微有些不快的感觉,爽爽没有多想什么,仍然把夏巧当成最好的朋友。
爽爽的一个好朋友邀请她去泰国玩,她爽快地答应了。而且玩得很开心。
得知她竟然跑去跟别的朋友出国玩。夏巧气急了,又拉黑了她。等爽爽买了礼物回来准备给夏巧的时候才发现又拉黑了。还好,爽爽早已经摸熟了她的脾气,过段时间等她气消了,再哄一哄就好了。
最后一次被拉黑两个人和好以后,爽爽邀请夏巧一同再去泰国玩一次。却没有想到这一次,成了两个人绝交之旅。
两个人穿着比基尼在沙滩上拍照,有人过来搭讪想要合影,却找的是爽爽,夏巧心里感觉到一些不爽。玩了半天就说累了,想回酒店休息。
爽爽却让她自己回酒店,非要让导游陪自己去买东西。夏巧说自己找不到回酒店的路,让她陪同,爽爽没理会,还是坚持去购物。
第二天,夏巧就要回去,坐飞机的时候,两个人座位没有安排在一起,爽爽问夏巧要不要换到一起。夏巧赌气理都没理。爽爽也开始生了闷气。
一下车,夏巧就拉黑了爽爽,这一次,爽爽也一肚子闷气,下定决心绝不服软。从泰国回来后,两个人再也没有联系。时间一下子过了两年多。
两年里的变故和考验两年多的时间里,夏巧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丈夫的生意一落千丈,家庭发生了变故,最疼爱她的奶奶也去世了。除了爽爽,夏巧没有其他朋友,生活的巨大变故让夏巧患上了抑郁症。其实,她一直在等爽爽回头,强烈的自尊心却不允许她先走出一步。
而爽爽这两年中,正巧赶上怀孕生孩子,也无暇顾及夏巧的生活。直到两年后,她才得知夏巧的抑郁症已经很严重了。
看到爽爽的来电没有任何预兆地打来了,夏巧有些不知所措,许久才接通,却不知道说什么。
爽爽在电话里没有一句寒暄,直接问:“喂,你是不是得病了?我想见下你,我们要不要出来见下面?”接下来的时光里,爽爽陪伴夏巧,鼓励她,支持她,一起走出了抑郁的阴霾。时隔两年,两个好朋友终于又走到了一起。确切的说,从这一刻开始,两个人才成为了真正的朋友!
跟有钱人做朋友什么感觉?如果经济基础相差太大,但凡有点自尊心的人都会受不了被轻视,被忽略,被控制的感觉吧。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有钱人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不平等的关系能持续多久?
不得不承认,经济条件相差太大的人,一般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如果关系不错,相处融洽,无非说明彼此还有需求。
比如夏巧和爽爽:
夏巧需要在爽爽身上获取安全感,得到虚荣心的满足,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对于她来说,她的内心是贫瘠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穷的只剩下钱了。用自己最不缺的东西去收买她最想得到的东西,与她而言,这个交易划算。
对于爽爽来说,性格大大咧咧,有些没有主见,需要有人来帮她规划生活,需要有人带领她体验不同的生活体验。与夏巧的交往恰巧满足了她的这些心理需求。只是在追求这一切以后,却发现逐渐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尊严和自由。才恍然大悟,这并不是她想要的朋友。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好朋友就好比一个“人”字,彼此支撑,互相成全,至于谁是撇,谁是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有了撇和捺才组合成了完整的“人”字。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
现实情况是,没有利益的交换,有钱人很难与普通人成为朋友。普通人也很难攀交上有钱人。经济条件不同,眼光格局不同,思维习惯不同,消费观念不同,圈子不同没必要非强求到一起。
如果,真的有幸遇到不以经济实力为条件真心结交的朋友,那一定是值得珍惜的好朋友了,一定要珍惜,因为这份 情感 远远珍贵于钱财!
从小生活的圈子决定了周围大都是有钱的大哥。有钱人,分两种很具有显著特点的,一种很大哥,一种,很抠门。
那种很大哥类型的,什么都给你准备好了,家里的菜,都是每周采购完给你送到家里的。过年,请你的家人吃饭,准备一家人的礼物。有朋友来了,什么都张罗,请吃饭,安排人陪着逛景点,临走,还要带上足够有面子的礼物!你说什么,他都答应,你要什么,他都满足,你做什么,都对,你错了,他承担,从不批评。这种大哥可遇不可求,有钱是必须条件,但,更有情义。
还有一种有钱人,你没有价值,他一分都不会浪费的。
很幸运,两种有特点的有钱人都遇到过,那种大哥类型的,等失去了,你会无比怀念他,遇到了,要珍惜。
对于那些不浪费一分钱的有钱人,不是人家抠门,是我们没有人家要的价值!
凡事,看淡,一切,都是浮云。
我身边最有钱的一个朋友是我老婆公司的总裁,也算是我认识的 社会 地位比较高的人了。我今年31,他今年已经50了,年龄相差还是比较大吧!可能很多人说你只是认识而已,咋算得上朋友!其实我们还真是朋友。事情还得从2014年说起
那年我刚从外地项目上辞职回来,正好老婆公司有一个项目需要一个技术负责人,然后就叫我去了,前后干了一年多时间吧,那时候他还不是总裁。这段时间他经常会叫我去他办公室问问我的工作情况,给我一些指导,教我怎么去看待、处理一个问题。2014年年底,我因为赌博几场牌输了三十几万,欠了外面的水钱十三万元,当时真的是众叛亲离,当时他从另一个领导那里了解到这个事情,然后把我叫去深谈了一次,狠狠批了我几个小时,最后给了我十万元叫我拿去还帐。你知道在那种情况下,他能主动来帮助我,我有多感激他吗!!
过了一年多时间他就调到成都总部任集团公司总裁了,他是非常低调一个人,他在成都有两套房子,基本没去住过,因为父母和老婆都在另一个城市,平时他回家都是自己坐动车,不要司机接送,也不自己开车,然后我就主动把这个任务接过来了,每次回来不管多晚我都要在车站等着接他,回去的时候再把他送到车站。他喜欢吃水果,我基本每隔一周就会给他送一些水果过去(都是一些常见的水果,花不了几个钱)。他平时有什么水果啊,腊肉之类也会叫我去拿一点,最夸张的一次他在家做红烧鱼,完了叫我过去端一条回去!他喜欢打羽毛球,而且比较专业,我跟着他打了三年多了,现在可以和他对抗一下了!我自己其实一直把他当长辈看待,平时一起出去吃饭,不管是他叫我还是我请他,基本上没要我付过钱。现在基本每周都会约喝茶、打球、吃饭什么的。
2018年,他又在公司拿了一个小项目给我做,想让我赚一点钱。这个项目前后也就干了一个多月时间,挣了近二十万块钱。
最后说一说他的情况吧,身家大几千吧,在成都、重庆、三亚、西双版纳都有房,是他们公司的股东之一。儿子是标准学霸,美国留学回来后现在在一家著名投行工作!最后祝愿好人一生平安吧!写得不好,文笔不行,莫喷我!
我的闺蜜早年投资很成功,现在身价几千万,座驾是一辆不到百万的车(她说要低调),手上提的包是限量版,女儿送到英国读高中。我虽然是靠工资吃饭,消费根本不能跟她在一个档次上,但这也并不影响我们二十多年的友谊。
因为她老公的生意转到了省城,她就跟着过去。但老公经常出差,女儿又不在身边,她会在我休假的时候,邀请我到她家去陪她,还经常开玩笑地说,只要我去,她就报销车费,住宿费,伙食费,还给小费。
有些知道我们关系的朋友故意问:平时都是没有钱的人巴结有钱的人,怎么感觉你们两个关系是反过来的呢?
其实我和闺蜜之间并不存在谁巴结谁的问题,我们这么多年来的交往都是出于真诚,三观相同罢了,所以相处起来都是很自然的感觉,谁都不觉得累。
我去看她的时候,她会带着我进酒店吃大餐,坐小店品尝有名小吃,贵的她掏腰包,便宜的我掏,她也不跟我抢。
她带我进大品牌服装店,她是会员,导购小姑娘围着她姐长姐短地叫,一套套衣服试过了,她穿啥都好看。但她咨询我的意见,我说买哪件她就买哪件。好像她买衣服是我出钱的样子。
导购看着我,一脸疑惑的样子,她不知我是何方神圣,也端茶递水,招呼得很殷勤。出了门我哈哈大笑,每一次她都是这样让我过一下当老板的瘾。
她知道我有底线,不会买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东西,如果我不主动试衣服试鞋,她也从来不动员我,建议我。
万一我看上了某件衣服,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她会悄悄地说:心动了就下手吧,我先帮你付,以后你再转给我,免息。
然而我就不给她当“债主”的机会,因为我觉得朋友之间还是少出现这些不必要的债务。除非有迫不得已的事情。
她知道我爱读书,爱学习新鲜事物,有事情也愿意跟我沟通。她第一次出国 旅游 前,我告诉她下载有道翻译官,并且教给她如何使用,学会后她高兴得不得了。
要想让自己充实,就要不断的学习。我告诉她去在荔枝微课上搜索一些课程,心理 情感 的,或写作绘画的,闲的时候。听一听,学一学,总有好处。
然而她知道这个微课后,竟然花高价买了理财课。我调侃她:有钱人就是这样,时刻不忘理财。
其实我也挺羡慕她的理财能力。早年我也跟她学习股票,买基金。行情好的时候有了一些收入,但2017年以后,我投入的都没有回本。
她和我不一样,因为资金雄厚,又懂得操作,会转换,虽然赚得不多,但在我看来能保住老本就是大本事了。
一般人觉得跟有钱的朋友在一起,就是想得到实惠。但如果一门心思光奔着要实惠去的话,说不定这朋友也没法做了。
而我这个闺蜜,却用她的实际行动让我觉得实惠。
2015年11月,在当地楼市处于低迷时,她购进了两处房产,还打电话动员我也去买。我想到我又不在省城工作,买房子也住不成。再说以后要过每个月还贷款的日子,我不愿意,也没有这样的勇气。
过元旦的前几天,我被邀去她家玩,她带着我转了几个楼盘,还找了一些朋友介绍分析房产趋势。
以前她的那些朋友圈活动,她是不带我去的。因为我自己不想融入,也融入不了。大家应该也懂,有钱人玩的那些东西,一般人消费不起。
可这次她约了几个朋友,听了她们在谈话,我觉得自己也该在房产上投资一次试试。
闺蜜很高兴我做了这个决定。为了少还贷,首付就要多交一些。我把自己手中的股票基金全变了现,东拼西凑下来,首付还差15万。她毫不犹豫的提出转给我20万,因为还要交手续费。
这时我就没有跟她客气,果断的接受,因为这是大事。既然她相信我的人品,我也绝对会把账还清。
不到三年的时间,房价比原来翻了一倍多,我把房子卖掉,净挣1200000多元。
我拿这些钱在我生活的地级市,买了个小店铺,买了个带院子的房子,因为母亲不喜欢在车水马龙的大城市生活,为她着想,我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总结:
跟有钱的人交往是什么感觉?只要你不自卑,不虚荣,你就不会有相处的压力。
如果自己一事无成,光靠结识有钱的朋友给自己撑面子,那就会死要面子活受罪。
如果你已经有一个有钱的朋友,你又佩服他们的理财胆识,在他们的带动下,一点一滴的做起来,就能让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生中能交两个真心又有钱的朋友,是件荣幸的事,无疑这是个好人脉。但一切都在无心插柳的情况下进行才好。太有目的性的结交,估计友谊不会太长久吧!
先我想说明我不是在炫耀什么,只是想把我的真实想法说下来。我是个土生土长在某个一线城市的人,生活的行政区是当地经济最发达的地方,生活在那个区的大部分人都是中产水平,自己周围的朋友和爸妈的朋友也大都生活水平良好。大学因为自己的执念,一定要离开这个城市(别问我什么执念…那就是我脑子里进的水!!!)所以去了一个二(或者三?)线的一个城市,虽然是省会城市但还是感到了一种落差。我的大学同学不能说全部但是大部分都是家境一般的,我开始并不知道这些,于是说话也没有什么避讳。所以在一开始我就被寝室的人理解成为了有钱人…期间发生了一些事情,虽然小但是搞得自己心里很不舒服。比如,有次被室友说有个超市买的东西比别的地方便宜,于是我和另一个室友就去了,回来她问我是不是很便宜,我愣了一下说,我买东西不看价钱所以不知道便不便宜。室友大惊,在寝室很大声地说,你们知道么这妮儿说她买东西从来不看价钱!我…继续愣…==最后只好笑一笑…这件事情对我影响很大,后来日子久了,我也大概知道大家的生活水平了。后面我也就渐渐学会了如何隐藏自己,也很反感别人问我父母工作和说我家有钱。我知道比我家有钱的人家多的数不胜数,我的家境在我生活的区域是不能再一般的了。但是,在大学里我的家庭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就算比较有钱了,可是我知道以我以前的生活方式生活很有可能被冷落,被别人说炫富,所以我开始改变我自己。去最便宜的超市买最便宜的东西,去一般般甚至卫生没有保障的小饭店,在淘宝买最便宜的鞋子等等。现在,我快要毕业了,在班里和每一个同学相处得都很好,刚入学那些不愉快也再也没有发生,我也完全没有觉得自己这两三年来过的委屈,反而觉得对于自己是种锻炼。毕竟现在钱是爸妈给的,我爸就相当于提款机般的存在啊!!!以后自己赚的多少还不一定呢~
所以有钱人也是一样的 没什么优越感。是朋友的话,就不会在乎那那么多
很遗憾,很没有面子。我的身边有钱人似乎不多。怎么说呢?从我手头紧时,想不到该找哪几个朋友借。就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我的圈子里几乎没有有钱人的。我们大体上几乎差不多,有的只比我好一点点。
个人的感觉,与有钱人做朋友应该是压力很大。常常会被应邀参加一些酒席,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很熟的人。认识的人中肯定会有看起来很有钱的人,听他的说话语气,看他的穿着装饰,还有派头,是步行来的,是乘出租车来的,还是开车来的。女性,还可以看他肩上的包包,大致可以分辨出对方生活的品味怎么样。
潮爷一般不会凑热闹。其实,潮爷也曾经风光过。被“众星捧月过”,正如:快活我曾过了,艰难我亦经来。也因此看得淡了,朋友渐渐少了,但也精了,找家境差不多的,能聊得来的,没有压力,与这些人交友,无拘无束,开心自在。与有钱人交往,我觉得有压力,但我并不觉得自卑,不觉得低他一等。即便老同学聚会,也是慢慢地分了层次。几个圈子,尽管见面寒喧照常。
我也有两个有钱朋友,一个是支付宝、另一个是京东,他们两个平时都很关照我,没钱花了先用着
好了,今天关于“三亚高中留学手续”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三亚高中留学手续”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三亚高中留学手续(三亚高中留学手续流程)由留学帮手网高中留学栏目发布,感谢您对留学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三亚高中留学手续(三亚高中留学手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