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留学专业 > 留学本科专业  > 

2020拟取消本科专业,2020拟取消本科专业有哪些

2020拟取消本科专业,2020拟取消本科专业有哪些

如果您有关于2020拟取消本科专业的问题,我可以通过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来回答您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资源。

文章目录列表:

1.2020年起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强基计划”是什么情况?
2.如果三本都取消了,那些三本学校怎么办?
3.2020年哪些大学的本科专业录取分数会降低?
4.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自考本科取消已经考的科目怎么办

2020拟取消本科专业,2020拟取消本科专业有哪些(图1)

2020年起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强基计划”是什么情况?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扩展资料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以来,探索形成了卓有特色的新闻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今年,清华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强基计划),

在“强基计划”的各个书院中,新闻传播学院将积极参与日新书院本科生的一些课组开设和教学工作,而部分日新书院毕业生,也会选择到新闻传播学院攻读研究生。

因此,清华大学停止招收新闻专业本科生,是在“强基计划”大背景下,综合考虑新闻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所进行的一种“顺势而为”,其目的是希望进一步加强清华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

百度百科-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人民网-复合型VS专业型,全媒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看重啥?

如果三本都取消了,那些三本学校怎么办?

取消三本的称谓不等于取消原三本学校

提问者提出这个问题:如果三本都取消了,那些三本学校怎么办?说明他还没有搞清楚所谓三本的含义。

所谓三本,是本科录取第三批次的简称。在提到不同场合提到这个简称三本的时候,一般有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本科录取第三批次的这个录取程序,也叫三本录取。二是指的参加本科第三批次录取的学校,也叫三本学校。为了搞清楚这个概念,不得不把包括一本、二本、三本的整个本科批次的概念复述一下。

大学的一本、二本和三本都是指的招生批次,是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和本科三批次的简称。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于把这个称谓看作是本科高校不同层次的划分,但是我们必须向说明,所谓一本、二本和三本的本来意义源自计划经济时代分批次招生录取 历史 的产物。特别是当时还是效率极低的手工读取纸质档案录取,分批次录取可以更高效地圆满完成招生计划。具体做法是人为地通过行政手段大致按照高校 历史 形成的分数层次高低划分成先后录取顺序,高分的学校先录取,低分的学校后录取。这也是当时手工录取不得已才采用的手段,在目前已经是市场经济和计算机大数据时代,从高校录取的技术手段的角度,完全没有必要再分批次。

虽然录取批次划分的初衷并不是为高校划分层次,但是事实上被划入本科一批次的高校多为包括名校在内的当时的全国重点高校,被划入本科二批次的高校多为普通本科高校,而被划入本科三批次的高校多为21世纪以后本科扩招后新设立的民办高校或者与公立高校合作的民办独立学院。而且各省高招办在每年高招录取的时候还通过行政手段规定了各个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对考生来说,只有达到相应的最低录取批次控制分数线才有资格被该批次的高校录取。对高校来说,不能以低于本校所在批次分数控制线录取考生。因此逐步在人们心中,一本、二本和三本确实成了高校层次划分的一个标签。各省发布高校招生计划时候也是把高校分批次排列的。考生填报高校志愿的时候,也是分批次填报的。高校录取的时候,首先一本高校先录取,一本录取结束后没有被录取的少数一本线以上的考生和二本线以上考生放到一起进行二本录取,二本录取结束后的剩余考生再进行三本录取。

本科高校的分批次录取还影响到中学。各个中学都以学生能被一本高校录取为荣。 社会 公认评价高中教学水平的一个指标叫做一本录取率,就是学校所有高中毕业生考入一本学校的学生比率。或者叫做一本上线率,就是学校所有高中毕业生中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的学生比率。

分批次录取的初衷虽然只是为了提高录取工作的效率。但是由于上述原因相当于人为地把高校分为三六九等。不利于高校平等竞争。比如某一位分数只能达到三本层次的考生,由于具备某种特殊才能被一本层次高校看上,也不可能跨越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被一本高校录取。同样一位高分考生放弃一本高校宁愿到自己中意的三本学校一个特殊专业去读书也会被嘲笑。分批次录取也同时造就了学历歧视。学历歧视不仅体现在招生环节,也体现在就业环节。就业时候用人单位歧视三本毕业学生。针对批次录取的这些弊病,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即将在全国铺开的高考改革将合并本科招生批次。2017年已经在上海和浙江试点实施。将所有高校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和三批次分步骤合并为一个本科录取批次。未来只有本科,一本、二本和三本的称谓将不复存在。

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批次合并只是高校录取的时候不再分批次,这个过程并没有任何一所高校被取消或者解体。所以提问者说的三本取消了是不确切的。不是这些三本学校取消了,或者解散了,是这些原来的三本学校不再叫做三本学校了,而是与原来的一本、二本合在一起统称为本科学校了。也不存在“那些三本学校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或者说原来那些三本该招生还是在正常招生,只是不再叫三本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科各个批次合并为一个本科批次了,但是它们 历史 以来在人们心中的固有的影响将不会在短期内消除。各个学校在人们心中留下的一本、二本、三本学校的层次是不可能一时消除的。甚至在批次合并之后,考生报志愿选学校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的是原一本、二本还是三本的学校。而且也必须承认,在现阶段通过这样的思考更容易快速分辨学校的层次。

各省区在进行招生批次合并的时候,也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合并将本科三批次和二批次合并为本科二批次,一两年之后再将本科二批次和本科一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让考生逐步适应。批次合并后考生和家长遇到的最大困惑是不容易区分哪些高校是原二本?哪些高校是原三本?最准确的办法是阅读高校的招生章程,看办学 历史 比较短的民办大学是三本,办学时间长的公办学校是原二本。最简单最快速的办法是看学费。学费比较高的是原三本。

其实,我国高校本来就没有所谓一本二本三本学校的称谓,过去因为全国高校录取时分为一二三个批次录取,人们就习惯将第一批次录取的高校叫一本学校,第二批次录取的高校叫二本学校,以此类推分出了一二三本的高校。

2017年,全国高改开始,部分省份将第三批次与第二次批次录取合并进行;2018年,一些省份又将第二批次与第一批次的录取合并进行,只分本科与专科两个录取批次,给人一种印象似乎二三本的高校取消了。其实,这只是一个错觉,原二三本学校还在,只是录取时与原一本学校同时进行了。虽然说录取批次合并了,但是录取时还是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的,原一二三的界限仍在,只是录取效率提高了。因为,原来只能上三本的分数,无论如何合并录取批次、如何同时进行录取,你都是无法让原一本的高校录取你的。

随着高改的深入,有传闻说原来一些第二、第三批次录取考生的高校(原二本三本),日后将以收录高职生为主,不知真假。对此举措,我举双手赞成。

我国高校自扩招之后,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一些专科学院甚至一些职业学校,通过合并、升格,成为了本科学校,一时间让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狂飚轨道,大批考生圆了高考之梦。但是,高校教育的一些弊端也开始出现,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以及职业工人培养出现滑坡的现象也显现了。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我一名大学同学毕业分配到一个大专学校当老师,后来这个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因为升本科需要一定的资质,比如师资需达到一定数量与水平,而我同学的这个学校当时是达不到的。为了赶上学校升本这趟车,我同学说,学校就将所在城市所有有中高级职称的人都聘为老师(有的有教学任务,有的就只是挂个名而已),这样终于达到了学校升格的资质,学校顺利成为了本科院校。大家用屁股想想,都可以知道这样的本科学校教育质量如何了。这种现象,可以说在许多专科学校升格本科院校过程中是比较多见的。

原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还造成了一些原本只为培养职业技术工人院校的学生,也升高了自己期望,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了,不能再降格去工厂当技术工人了,使我国职业工人的培养出现断层,这和现在我们倡导培养“大国工匠”的精神是不相符的。所以,让一些原本就不够格的二三本高校回归专科(高职)教育,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一本、二本、三本的院校划分概念将退出 历史 舞台。

高考改革取消高考录取批次,原来安排在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录取的院校,将和原来安排在第一批次的院校同时招生,由学生填报志愿、选择。因此,取消三本,是取消三本招生批次,这些院校将依旧招生,而且获得和原来一本、二本院系平等的招生机会,而非等一本、二本院校招完之后再招生。

随着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的改革深入推进(2016年,上海取消一批、二批划分,只有本科批和高职批;2017年,浙江取消所有批次,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专业一起招生,山东也取消本科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划分,融合为本科批、高职批;北京和广东宣布从2019年起取消本科第一批、第二批划分),我国将不再有所谓的一本、二本、三本院校,所有本科院校平等竞争。

取消高考录取批次后,学生选择大学,要淡化学校的身份标签,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特色。事实上,从上海和浙江、山东取消批次的改革看,原来安排在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有的录取分数已经低于原来安排在第二批次录取的院校,有的有特色的民办院校和独立院校的专业的录取分数也超过原来安排在第二批次甚至第一批次的院校。这要求学生和家长必须改变传统的认识。

就目前国内的高考情况来看,多数的省份已经取消了三本批次的招生,其实真正了解的人都知道,虽然说三本招生取消了,但是换汤不换药,其本质却没有改变。国内现在仅有个别的省份,依旧存在三本批次招生的情况。

一般来说国内所有的三本院校,主要分为两种:“民办院校以及独立院校”。并且独立院校虽然说是公办民助,但其性质还是属于民办院校。虽然说国内三本批次招生合并到二本批次,但是其招生分数、学费、性质都没有任何的改变,仅仅是称呼有些变动罢了。

至于像你问题所说的,三本取消了,三本院校该怎么办?

肯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因为三本院校或者说民办院校是国内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贸然取消的话影响比较的大。目前的话只是将招生批次合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的。

对于三本院校,之所以不受人待见!一方面是因为其实力相对公办的学校多多少少有些差的;另一方面因为其是民办,学费方面要比公办的学校贵上很多,这也是其主要的问题所在。

您的关注、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我们在填报高校志愿时,经常看到不少省份取消三本招生,原三本招生院校放入二本招生,不少考生和家长非常高兴 ,是不是意味着三本院校办学实力提高,升为二本了? 比如2016年辽宁、山东、重庆多个省份都取消三本批次招录。

我认为三本院校取消,是录取批次的取消并入本科二批次招录,其结果必然拉低原二本批次线, 比如2016年河南省三本线文科393分,二本文科线458分,2017年取消三本批次,划入二本批次线,当年文科二本线为389分,与往年三本批次线持平,而原三本院校的院校属性均为改变,仍然属于民办院校或者独立学院,其财政仍然独立,自负盈亏,学费仍然居高不下,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均没有改变。

三本院校并入二本批次招录,既有利于办学水平较高的三本院校与二本公办高校同台抢争优质生源,又迫使二本院校增强危机意识,对考生而言带来的最大难题就是填报志愿选择院校,不少考生没有分清独立学院,高分报考,高额学费难以承受。

你这个概念有问题,首先要说的是不是取消三本,而是三本改制的问题,三本院校转型的问题。根据关于加大民办院,独立学院改制转型的有关文件,所有的独立学院都必须转为民办院校,和原来的母体脱钩;对民办院校进行治理整顿,符合条件的,合并成二本院校;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取缔或转型。转型就是转为应用型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为,三本院校一般来说都是应用型大学,所以教育部的定位是非常准确的,也是切合客观实际的。

三本院校合并成二本院校,是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现在在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采取了这种招生的体制和模式;从全国范围来看,在2020年前后基本改革结束,全国各地将实行新的招生模式,有不少地区正在采取过度的方式,让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平稳着陆,无缝对接,确保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圆满顺利完成。

二本三本合并 。越来越多的省份把省内的二本三本合并招生,其中原来的二本高校称作二本A类高校,原来的三本院校如今称作二本B类高校。

前十几年间,很多以前的二本高校升级成为一本高校,这也使得很多省份剩下的二本高校只有几所了,如果这几所二本高校单独成为一个批次招生的话有点浪费资源,所以二本、三本合并也是一种 历史 趋势。二本三本合并以后就没有了三本的称呼,第二批次招生的院校数量大大增加,这样的话能够大大节约高考招生录取的时间。

校名更改 。二本三本高校合并以后,很多以前的民办高校更改了名称,这些学校的名称更改的和现在的一本、二本高校名字差不多了,这其实是很有利于此类高效长远发展的。

独立学院 。以前大部分独立学院都是处于三本招生的,后来部分独立学院处于二本招生。现在国家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意见,让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脱离,这些独立学院慢慢地就要改成 普通民办高校学校的名称也要修改。在最开始的时候修改名称肯定会影响招生,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的话是有利于此类高效招生的。

师资和生源 。二本三本合并以后,原来的那些民办高校修改了学校校名, 如果后续有更多的资金注入的话,这类高校未来的发展也是很不错的。高校发展越来越好的话是能够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加入,也能够吸引更优秀的生源。

竞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的三本高校,并入二本高校招生,以后未来可以与公办二本高校甚至是公办一本高校公平竞争。

多数省份的三本取消了,很快二本也要没了,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录取批次的调整,将原来的本科高校分一、二、三批录取,最终合并成一个批次。

本科录取批次合并,对学校的办学属性、收费标准没有任何影响。三本学校提到二本招生,其民办的属性不会改变,高收费也不会改变,短期内高校的 社会 认可度也不会改变——原来一、二、三本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当然,本科批次合并后,对于原来录取批次靠后(尤其是三本)的高校是有利的,有实力的二、三本高校,合并批次后将有机会争抢到更好的生源。

新高考合并本科批次的同时,也将实行按专业投档、录取的模式,这对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必然带来很大变化——很多高校的冷门专业投档线会下降,原来二、三本的热门专业录取线则很可能会上涨。这是新生、家长需要面对新形势。

三夲都改职业学院,二本毕业证都没有用,三本纯粹属圈 的

不是取消学校,只是取消三本的教法而改叫二本。

2020年哪些大学的本科专业录取分数会降低?

如何选专业让无数学生和家长“愁断了肠”,因为专业广,学校多,再加上填报时间有限,选专业这件本来需要深思熟虑的事儿却草草了事。

如果孩子没有特别强烈的个人志向,比如对某校或是对某行业有特殊的情感,不妨考虑一下各高校今年新增的本科专业,这些学校今年招生都有什么变化呢,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2020招生总计划保持不变,仍为3850人。今年学校取消了录取专业的分数级差,直接按考生的投档成绩进行专业录取。从招生专业上看,今年学校仍将实施按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学校共设有13个按大类招生的专业和14个按专业招生的专业,新增人工智能专业。

福特探险者 让险路变通途

广告

福特探险者 让险路变通途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新增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理科试验班迎来新成员人工智能,中法学院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5年起全校基本按学院招生,2019年设立四个跨院系招生大类,今年成立明德书院、明理书院,深入推进大类招生和培养改革。人大招生计划中,50%左右是理科计划。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今年计划招生7180人,部分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充分发挥学科交叉创新的优势。今年新增人工智能﹑智能建造两个专业招生。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共有75个本科专业(19 个大类)面向全国招生,今年新增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土地资源管理3个专业。录取规则方面要注意,学校按照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的方式进行录取。华中师范近年来本科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本科录取规则较往年微调:符合标准的考生按实考分顺序排队录退;专业志愿级差(030);在实考分相同条件下,优先录取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新获批的国际新闻与传播、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五个专业,于今年首次招生。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总计划仍然是3680人,学校今年的招生变化主要有:

一、学校继续深化大类招生和培养模式;

二、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将与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一起以“人工智能(大类招生)”的名称大类招生;

三、录取时不再设置专业志愿间分数级差。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进行了“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毕业”的培养模式改革,将96个本科招生专业中的44个,放在20个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入校后统一按大类进行培养,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这个大类涵盖的所有专业学习。在招生专业方面,新开设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医学工程三个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今年增加了600人的招生计划;招生上的主要变化是,对大类招生进一步优化,将历年招分最高的钱学森班分为智能电气、智慧能源动力、智能技术与自动化、智能制造四个方向招生;另外,今年学校还新增全国首个且目前唯一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2020年招生总计划5050人,新增3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机器人工程、精算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其中机器人工程、精算学直接面向高考招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可选择专业方向。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继续面向全国招生,同时新增6个特色培养实验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今年学校继续施行“专业类+专业”并行的招生模式,设有15个专业类与13个专业。今年新增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纳入到计算机类专业进行招生。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2020年学校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供应链管理2个专业。2020年大连海事大学休斯顿国际学院正式设立,是大连海事大学与美国休斯顿大学联合申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将于今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今年的招生规模稳定,面向全国计划招生约8000人,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校区五校园”57个院系63个招生大类(专业)以统一代码(10558)进行招生。今年新增四个专业招生,分别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农学院的农学专业以及艺术学院的音乐表演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招生总规模6700人,与去年计划持平,土木类新增水务工程专业,材料类中新增功能材料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本科生在入学后可以通过参加有二次选拔的创新班、卓越班、全英班、2+2联合班等教改班以及广州国际校区相关专业选拔,转入新的专业。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整体与去年持平,新增西班牙语、人工智能两个招生专业。据悉,西班牙语全国总共招生7人,学位授予门类为文学,学制四年;人工智能全国总共招生120人,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学制四年。

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自考本科取消已经考的科目怎么办

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南京大学的毕业证书。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主考学校调整为河海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主考地区为南京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宿迁市,苏州大学主考地区为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盐城市、泰州市)。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主考学校调整为南京农业大学;法律本科专业主考学校调整为苏州大学;行政管理学本科专业主考学校调整为南京师范大学;广告学本科专业主考学校调整为南京邮电大学。

从2020年下半年起,南京大学主考的上述五个专业已不再接纳新考生注册,新考生按新的主考学校注册。

2022年12月30日前,上述五个专业已注册的老考生,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南京大学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发放截止到2023年下半年,具体时间以南京大学公布的为准。

从2023年1月1日开始,南京大学不再受理上述专业的毕业申请,符合条件的考生可申请新主考学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好了,关于“2020拟取消本科专业”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2020拟取消本科专业”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标签: 202

2020拟取消本科专业,2020拟取消本科专业有哪些由留学帮手网留学本科专业栏目发布,感谢您对留学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2020拟取消本科专业,2020拟取消本科专业有哪些